方向和目標已經明確,今後一個時期,需高度重視在生態環境保護的進程中用好數字技術,尤其是要找到利用數字技術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的契合點與發力點,在實踐中將數字技術的作用切實發揮出來。具體來看,需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積極建設生態環境治理數字化平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點是要依托大數據技術和數字化集成平台,實現空氣、水、土壤等方面的生態環境指標實時動態監測,做好人類行為與自然現象的生態風險監測評估,實現“空天地人”一體化的動態監測與調控。同時,依托區塊鏈、雲計算技術,推動生態資產區塊化開發,推動旅遊產業、環境產業、生態領域的新興技術產業、健康產業、養生休閑產業發展。還要用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構建“雲—管—端”協同促進的產業信息鏈生態。
二是建立生態資產數據庫,推動生態環境價值評估、生態價值補償和生態產品交易的數字化。可考慮利用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技術,建立生態資產數字台賬,摸清生態資產家底,探索構建生態資產價值評估模型。與此同時,建議探索建立數字化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多層次的智能化生態補償平台。此外,還需在建立健全生態產品交易機制等方面下功夫,把生態保護補償、生態損害賠償、生態產品市場交易機制等有機結合起來,協同發力。
三是構建生態資產價值核算體系,以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體系管理生態資產。在實踐中,一些地方通過對生態產品經濟價值的量化評估,利用數字化核算系統,提供了可供交易和融資的參考依據,相關經驗值得總結和借鑒。還要看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體系同樣能為實施綠色發展財政獎補、生態補償資金分配等提供精准的數據支持。
四是積極建設生態文明信用體系,構建涉及生態資產管理、生態環境整治、社會綠色低碳行為的信用系統,推進生態文明信用體系建設數字化、智能化。可考慮搭建生態文明信用數字化動態管理平台,以此加強引導,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此外,需高度重視數字技術在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方面的巨大作用,積極推動數字經濟與綠色經濟深度融合。比如,深刻研判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發展趨勢,探索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產業的現實路徑;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實施綠色技術創新攻關行動,開展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資源效率對標提升行動,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重要作用;等等。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建軍(貴州大學黨委書記)、伍國勇(貴州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高端智庫常務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