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塑詩詞文韵之魂 聚時代奮進之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3-25 14:46:26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編者按

  《中國詩詞大會》2016年推出至今,走過了七個年頭,已成長為具有社會影響力、輿論引導力的文化類節目品牌。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22中國詩詞大會》再次以創新的姿態亮相熒屏,獲得收視和口碑的雙豐收,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本報特別策劃《2022中國詩詞大會》專版,在刊發深度報道、短評的同時,邀請中國傳媒大學戲  《中國詩詞大會》2016年推出至今,走過了七個年頭,已成長為具有社會影響力、輿論引導力的文化類節目品牌。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22中國詩詞大會劇影視學院院長關玲、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撰寫評論文章,以饗讀者。

  又是一年春風到,吹來了中國經典詩詞的詩情畫意,更吹來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生機盎然。從2016年起,每年春天,《中國詩詞大會》都以高質量的詩意盛宴在社會上掀起一股“全家老少齊上陣,天南地北共此情”的詩詞熱潮。今年也不例外,《2022中國詩詞大會》於3月在央視綜合頻道和科教頻道播出,累計觀眾規模超2.07億,多次登上微博綜藝榜冠軍。相比去年同期,15至34歲中青年觀眾占比顯著增加,高中和大學及以上的較高學歷觀眾占比明顯提升。在文化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古典詩詞為何屢屢擊中觀眾尤其是青年群體的心,成為百姓休閑文化大餐的一道“主菜”?

  在萬千意象中凝聚中華兒女的民族精神

  今年春晚的創意音舞詩畫《憶江南》吟著古詩,帶萬千觀眾領略名畫《富春山居圖》的世界,網友們贊嘆“看完春晚,能不憶江南?”北京冬奧會上,無論是奪金時刻,還是惜敗瞬間,解說員對詩詞信手拈來,詮釋中國式浪漫和格局;社交平台上與詩相關的內容越來越多,有人分享詩意生活、朗誦優美詩句,有人解析《中國詩詞大會》文案,為寫作積累素材……綿亘千年的古典詩詞已“飛入尋常百姓家”,與當代生活產生緊密聯繫。而這股詩詞熱背後,是《中國詩詞大會》七年來不懈的引領和推動。

  詩詞歌賦是中國文化的感性表達,是中華民族的情感表達方式。詩經、楚辭、漢魏樂府、唐宋詩詞,高度濃縮了中華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組從一開始就確立思路——堅持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方針,聚焦詩詞所承載的忠孝、仁義、愛國、勤勞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內容,激活深藏於大眾血脈裡的中國文化基因。

  在《2022中國詩詞大會》的考題中,我們既看到“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的曠達,也看到“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的深情,還看到“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的豪邁。網友“夢”評價道:“詩詞是歷史背景的再現,詩人情感的流露,文化脈絡的傳承,精神力量的積聚。看節目,我仿佛和司馬遷經歷了繁華落盡人世間的命運沉浮,與莊子坐著大鵬之背扶搖直上九萬里,跟李白醉過酒,陪陶淵明采過菊,給白居易折過柳。節目挖掘出詩詞蘊含的古代文化最美的那一面,讓我們在詩詞歌賦的萬千意象中感受中華兒女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賡續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