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有效促進消費
http://www.CRNTT.com   2022-07-07 08:47:45


 
  加大對壟斷行業和國有企業的收入分配管理。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管理企業,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目前,央企主要分布於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和產業鏈的上游,有較強的市場支配地位,相關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較高。要進一步打破行政性壟斷,實現行政性壟斷行業的政事分開、政資分開和政企分開。對於有自然壟斷特徵的行業,也要在能夠競爭的環節盡可能引入競爭機制,努力擴大市場定價的範圍。進一步加強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提高壟斷性企業國有資本收益上交比例,處理好國家與企業的收入分配關係。對壟斷行業要實行企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雙重調控政策,建立與全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聯動機制,逐步縮小行業工資收入差距。進一步規範國有企業、金融機構經營管理人員特別是高層管理人員的收入,建立根據經營管理績效、風險和責任確定薪酬的制度,完善監管辦法,並對職務消費作出嚴格規定。對非國有金融企業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也要通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增強董事會、薪酬委員會和股東大會在抑制畸高薪酬方面的作用。

  進一步完善慈善公益的稅收優惠政策。慈善公益組織是社會組織中具有公共利益導向的特殊群體,各國慣例均對其實行稅收優惠,中國也不例外。稅收優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慈善公益組織本身的稅收減免,如對於取得的與“宗旨”相關的收入予以所得稅免除,對其用於從事公益性活動的固定資產,如房屋等給予免稅等;考慮到中國稅收環境的實際情況,慈善公益組織所從事的與其“宗旨”無關的收入則應分別計賬、依法納稅。二是對這些經過稅法認定的慈善公益組織捐款的企業和個人,可在一定範圍內免除所得稅。中國稅法已有相關規定,如對個人捐贈可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按30%的標準扣除,對企業則按12%的標準扣除。今後,要進一步完善慈善公益的稅收優惠政策,積極引導高收入者回報社會。可適當增加優惠條款,不僅有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方面的優惠政策,增值稅、房產稅也可以適當出台一些稅收優惠條款。適當放寬慈善公益組織設立的條件,擴大可享受稅收優惠的慈善公益組織範圍,打通慈善公益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的渠道。

  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穩定消費預期

  文章表示,早在“十三五”時期,中國就出台了《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再次提出到2035年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關部門發布了2021年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標準。今後,要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實實在在的行動將這一目標做實。具體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在已出台基本公共服務國家標準的基礎上,鼓勵各地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出台基本公共服務的地方標準。以“現居住地”“轄區內”等作為重要的服務半徑,推動居民就近、就地享有基本公共服務。加快建設醫療保障信息系統,構建全國統一、多級互聯的數據共享交換體系,促進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業務協同辦理。第二,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基本公共服務提供主體的適當多元化。擴大政府購買基本公共服務的事項範圍,將其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探索構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評價指標體系。第三,做好重點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兜住民生底線。將近年來行之有效、受到社會歡迎的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稅收優惠政策固定下來,制度性地減輕稅費,改善營商環境。第四,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提高技術工人工資。第五,除少數特大、超大城市以外,全面推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逐步取消戶籍與基本公共服務的關聯,讓農業轉移人口“進得來、留得下”。第六,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優化對靈活就業、自我雇傭人員的相關制度供給。

  在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同時,還要進一步織密織牢社會安全網。重點是把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做好,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特別是全面實現脫貧之後後續的政策體系支持,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激勵和引導脫貧群眾靠自己努力過上更好的生活。產業幫扶銜接上,產業扶貧政策措施由到村到戶為主向到鄉到村帶戶為主轉變。在就業幫扶銜接上,繼續做好東西部勞務協作工作,積極拓寬就地就近就業渠道。在重點縣銜接上,國家層面在西部地區原深度貧困縣中確定一批國家鄉村振興重點縣予以重點幫扶,各地確定本省的重點縣,統籌資源力量進行重點幫扶。

  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戰略,構建擴大和促進消費的長期力量

  文章指出,中等收入群體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也是擴大和促進有效消費的重點和目標人群。目前,中國已有4億中等收入群體。建議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計劃,在已有的4億中等收入群體的基礎上,再用10~15年的時間,推動中國中等收入群體增加4~5億人,達到8~9億人,占總人口的60%左右,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社會穩定、消費增加的最重要支持力量。
  研究表明,目前中國6億低收入人群中,有15%的人群收入水平與中等收入群體(下限)標準的差距不足20%。他們應該是在未來5~10年內最有希望進入到中等收入行列、也是最有潛力成為中等收入群體的人群。如果這部分人群成為中等收入群體後,那麼中國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會上升約10個百分點,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會超過5億人。

  另外,目前的低收入人群中還有46%收入水平高於中等收入(下限)標準的50%,他們應該是在未來15~20年中中國中等收入的潛力人群。現實地看,上述15%最可能進入中等收入群體的人群主要是進城務工的2~3億農民工、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中小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公務員及國有企事業單位基層職工等。應通過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建設一批面向新市民的安居房工程、加大政府就業服務的提供力度等,加快這部分人進入中等收入群體的速度,同時普及義務教育,加大職業培訓,為更多的低收入群體創造進入中等收入群體的條件和機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