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國家水利風景區:以水興旅 以文活景
http://www.CRNTT.com   2022-08-22 16:03:46


圖片來源:文旅中國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據文旅中國報道,近日,水利部印發的《關於推動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新建100家以上國家水利風景區,到2025年末我國的國家水利風景區將超過1000家。近年來,我國水利風景區在加強保護與利用的同時,提升文化內涵和旅游品質,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并成為傳播水工程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平台。

  靠水吃水,水利風景區變多元化景區

  湖北荊州鬆滋市的洈水水利風景區值得一游。這裡不僅曾爆發九嶺崗起義,建有“亞洲第一大人工土壩”洈水大壩,還孕育了戰天鬥地的洈水大壩精神。自2007年9月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以來,洈水水利風景區依托湖、壩、營、島等特色旅游資源,打造“清風洈水”廉政教育基地和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大力開展黨建游、親子游、研學游、工業游、主題游以及冬夏令營等旅游項目,形成了以“觀亞洲第一大人工土壩”的綽約神韵、憶大壩60年修建艱辛歷史、探索水電轉換奧秘、科普濕地文化等內容為特色的研學、廉教課程。

  洈水水利風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在做好對水利風景資源保護和利用的基礎上,構造以旅游為引擎聯動其他產業發展的機制,不斷深化和升華洈水運動IP體系,持續打造“旅游+”模式,豐富產品內涵,提升消費品質,積極推動文化創意、學術研究、知識科普、紅色教育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作為具有鮮明東北區域特色的水利風景區,吉林省長春市淨月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森林覆蓋率達96%,是當之無愧的“天然氧吧”。近年來,該景區不斷加大旅游基礎建設和旅游市場開發,重點打造長春淨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國際森林徒步節等國際知名旅游品牌提升景區國際影響力,深化打造休閑文化游和體育健身游品牌。

  如今的淨月潭,山、林、水交相輝映,構成了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成為市民和游客的休閑旅游勝地,年接待游客量達150萬,年營業額突破8000萬元。下一步,淨月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將圍繞加快推進“盡快盡早提檔升級,做活做火文旅產業”兩大任務,以推進5A景區提升整改建設為工作重心,通過高標准設計、高質量施工、高效率運營,實現景區品牌影響與經濟收益“雙提升”。

  守護文脈,從看水利風景到看文化內涵

  景區高質量發展不僅體現在景色、管理和服務上,也體現在對景區文化內涵的挖掘和利用上。這一發展路徑也在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河北邯鄲武安京娘湖得到印證。京娘湖因宋太祖趙匡胤千裡送京娘途經此地,留下很多美麗的傳說而得名,素有“太行明珠”之美稱。景區負責人李增書表示,原來游客到京娘湖只是水上轉轉、路邊看看。現在的京娘湖已經開發了一日游、兩日游和三日游多條游覽綫路,打造成了一個集水上游覽、貞義島自然生態游覽、碼頭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多元化景區。

  京娘湖的靈魂是在“相送”文化上。為求證“千裡相送”與武安乃至門道川的關系,京娘湖成立了“中國京娘文化研究會”,挖掘提煉了“情湖·愛島”的主題。同時,舉辦書法家展示、楹聯征集、中外名家游京娘湖詩詞會、月滿京娘湖等大型活動,有效擴大景區知名度,弘揚京娘文化。

  四川蓬安是漢代大辭賦家司馬相如的故鄉,這裡有千年厚重的相如文化,有千古浪漫的愛情故事,還有千裡嘉陵柔美的身段。集歷史文化生態於一身,誕生了國家水利風景區“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區。

  在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區把一江碧水做出了大文章。蓬安縣相如故城開發服務中心主任奉勇介紹,蓬安正積極培育文旅新業態產品,鼓勵文旅發展與社區聯動,充分利用非遺傳承項目、民間藝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等場所開展文化體驗旅游,形成了文旅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創新發展的新模式。當地還依托廉政文化、碼頭文化和非遺資源,打造文化創意、相如研學等旅游產品,致力讓景區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帶動周邊居民增收。

  “嘉陵第一桑梓”尤其注重保護景區原生文化,在牢牢守護嘉陵江最美綠色生態底綫的基礎上提高游覽品質,讓游客不虛此行。當地多次在景區內舉辦文旅發展交流會、傳統節假日文藝演出、傳統手工藝體驗活動等,吸引游客參與。為深入挖掘景區歷史文化,景區還賦予一草一木、一碑一亭歷史故事,增加文化深度,從細節上提升景區的文化品位。

  文旅融合,打造生態旅游示範帶

  廣西桂林一直把靈渠的保護提升作為呵護靈渠的“頭號工程”,先後制定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渠保護規劃》《靈渠申遺文本》《靈渠遺產地保護管理規劃》等修繕及申遺規劃,建成靈渠博物院,推進靈渠沿岸環境和幹支流水系環境綜合整治,完成了靈渠渠首段清淤工程。今年1月1日,《桂林市靈渠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標志著靈渠保護、開發、提升工作進入法治化軌道。今年3月,覆蓋靈渠南、北渠部分河段的靈渠清淤工程如期竣工。“近年來,國家對靈渠的修複、保護、推進提升和開發利用從未停歇。”興安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譚煒說。

  近年來,桂林市先後實施了保護、修繕、文化展示等九大工程,以及靈渠補水、靈渠公園等改造提升工程,還在靈渠沿綫打造了“尋秦訪古”歷史旅游業態。為豐富游覽內容,靈渠景區推出了歡樂游靈渠、帳篷營地、草地迷你音樂會等游覽體驗活動。“我感覺靈渠景區比以前要更漂亮,更好玩了。”南寧游客龍女士說,她已先後3次到靈渠景區參觀游覽。

  當地建立文物保護考核、督查、整改、聯動機制,對靈渠周邊已公布的各級保護單位共16處遺址遺存實行點對點保護。“我們將‘文物安全責任公告公示牌’落戶到每一個已公布的文物點,不斷加大靈渠保護力度,切實把文物保護好、把文化傳承好。” 興安縣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唐莉靜說。2018年,靈渠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使得靈渠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大提升。

  如何做好水文章,把靈渠打造成為一條文化與農業、旅游相融合的生態旅游示範帶,讓靈渠與周邊村鎮群衆共融共生,是桂林當下正在積極探索的課題。近年來,興安縣圍繞靈渠探索“旅游+水利”和“旅游+農業”的融合發展模式,對漓江上游流域沿岸72個村屯進行了改造和提升,打造了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現代農業示範區。大力發展靈渠經濟,打造世界一流“生態旅游示範帶”的構想已經提上日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