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22-09-28 11:46:38


  中評社北京9月28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近期,不少地方公布關於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設方案或典型案例。自從《關於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印發以來,各地積極探索,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了實踐經驗。從經濟社會綠色轉型角度看,還可根據物品屬性類別,分類施策,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升生態產品供給水平。

  依據物品屬性,生態產品分為具有公共物品屬性的原生態產品,如空氣、水源、土壤等產品,以及具有俱樂部物品與私人物品屬性的衍生態產品,如由自然生態系統直接提供的木材、水產品、中草藥等物質產品,以及人類參與後產出的農產品、休閑旅游等產品和文化服務。

  原生態產品的供給能力決定著衍生態產品的供給水平,優質的原生態產品有利於提升衍生態產品的數量與質量。比如,通過生態修複,昔日污水橫流的鹽田灘塗變為湖水湛藍、林木翠綠、鳥類成群的城市綠肺。有了清新的空氣、潔淨的水源、宜人的氣候這類原生態產品,更多更好的衍生態產品得以產出,比如景觀、農產品等。反過來,衍生態產品的價值增值,又能激發相關主體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動力,相應提升原生態產品的供給水平。如此,便可實現自然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不過,由於不同類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難易程度不同,應合理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探索生態產品的差異化價值實現機制,使兩類生態產品都能得到高質量供給。

  進一步改進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原生態產品具有非排他性,在價值實現上存在諸多障礙,需要政府主導提供。政府可以通過支付生態產品保護補償等方式,委托其他地區或主體生產,形成“保護者受益、使用者付費”的利益循環。可參照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生態保護紅綫面積等因素,建立兼顧效率與公平、以財政轉移支付為主體的縱向生態產品保護補償機制。由受益地向供給地支付生態補償,建立效果導向的橫向生態產品保護補償機制。推動不同地區之間開展生態資源權益交易、資源產權流轉,形成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通過多樣化的保護補償機制,助力原生態產品產生顯著正外部性,築牢生態基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