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傳承
走進2023年9月在磐石市抗日鬥爭紀念館揭牌的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考古工作站,記者看到,這裡分三個區域:出土文物保護區、樣品采集制備區、文物分析研究區。半開放式的場地設計,可供遊客透過玻璃窗一窺內部工作場景,發掘出土的鐵制文物在這裡通過機械除銹、烘幹、封存等流程得到相應的保護處理。
“磐石市抗日鬥爭紀念館建立了專門的文物保護工作室,並聯合北京科技大學從事實驗研究,而對遺跡的保護還需有關部門制定專業方案。”孟慶旭說,抗聯遺址都是土質遺跡,面臨水蝕、凍融、風化等風險,如直接露天展示,很可能十年、二十年後就會灰飛煙滅。
為做好抗聯文物保護,吉林省從立法層面強力推進相應工作。今年1月1日,《吉林省紅色資源保護傳承條例》正式施行。這部地方性法規明確了保護責任主體,建立健全了紅色資源保護傳承管理制度,確立了不可移動、可移動、非物質紅色資源分類保護措施,涉及紅色資源的修繕修復、搶救性保護、風險防控等。
處於長白山腹地的白山市,抗聯文物資源豐富,楊靖宇將軍就是在該市靖宇縣境內壯烈犧牲的。目前,白山共有抗聯時期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19處,可移動文物624件(套),市委市政府將文物保護工作納入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成立以文旅、公安、規劃、住建、財政等部門為成員的文物保護領導小組,對文物保護點分批次啟動了“有保護範圍、有保護標誌、有保護檔案、有文物保護員”的“四有”保護措施,建立起“文物身份證”和動態化、數據化管理體系,並已為楊靖宇將軍殉國地等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制了保護維修方案。
記者從吉林省文旅廳革命文物處獲悉,接下來,該省即將有計劃地實施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保護展示項目。此外,吉林省還擬會同遼寧、黑龍江、內蒙古共同編制東北抗聯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