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國家採用強力手段,損害中國企業的利益。中國企業即使通過正當的仲裁和訴訟,也未必能保護自身合法權益。譬如,東南亞少數國家毫無征兆關閉中國企業花費巨資建設的礦山,禁止中國企業開採金屬並且將礦石運送到其他國家。個別國家通過修改法律規則,增加中國企業的稅收負擔。還有一些國家強迫中國企業必須就地加工提煉以增加本國產品的附加值。中國國有企業在東南亞國家建設大型基礎設施,由於政局動蕩,當地政府尋找各種理由拒絕中國企業按照合同約定獲取收益,中國企業大量投資無法收回。還有一些國家鼓勵非政府組織以保護環境為理由,阻止中國企業在當地從事經濟活動。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風險增加。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採取的策略是,通過軍事威懾和政治施壓,迫使相關國家按照合同的約定,確保西方國家企業利益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如果相關國家通過修改法律禁止西方國家投資企業將可得利潤轉移出去,西方國家就會出動航空母艦,以戰略威懾或者發動戰爭的方式,迫使相關國家乖乖就範。
中國不可能如法炮製。中國堅持和平發展的原則。不會動輒威脅其他國家。中國希望相關國家尊重簽訂的合同,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對一些國家的歧視性政策,中國採取兩種做法:一種是消極的做法,撤回投資,拒絕援助。還有一種是積極的做法,通過外交渠道,表達中國政府的關切;通過利益的交換,確保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有效的維護。
不過,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周期性選舉導致中國在外交方面付出巨大的代價。中國不能因為少數國家舉行選舉,反對黨上台執政、威脅損害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而對這些國家作出巨大的讓步。中國也不能頻繁動用外交手段,以修改合同或者增加援助等方式,促使相關國家按照合同辦事。假如每次選舉,相關國家提出新的要求,中國企業被迫修改合同,那麼,中國企業合法權益很難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
國家之間的關係是利益關係。中國希望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但是,在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問題上,沒有任何倒退的空間。中國不能為了換取某些國家對中國的外交承認,而犧牲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當然也不能為了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而放棄中國的外交原則。中國在對外合作方面必須堅守底線,寧可減少投資,也不能犧牲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換取所謂外交關係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