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以新思維傳承保育粵劇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5-01-28 11:32:47


  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網評:以新思維傳承保育粵劇文化
  來源:大公網  作者:關文珊

  近日,傳來了一則令人唏噓的消息,作為香港重要粵劇演出場地的北角新光戲院,將於今年3月3日舉行最後一場演出後正式落幕。據悉,結業的原因是原業主將戲院出售後,戲院營運方與新業主無法就合作達成共識。這座肩負傳播粵劇文化使命50多年的“粵劇殿堂”結業,無疑給熱愛粵劇的市民帶來了深深的失望與不捨。

  儘管我並非粵劇的狂熱粉絲,但每當有空閒時,我也會走進新光戲院,欣賞那些中文繁體曲詞古典綺麗的含歷史故事劇目。無論是傳統經典還是現代創作,如李居明筆下的創新劇目,都能讓我感受到粵劇的獨特魅力。然而,如今這一切即將成為過去,讓人不禁感嘆歲月的無情。

  沒有政策支持的民間粵劇經營難免有所掣肘的。或許,舊業主正是因無法從租賃經營中獲得他們理想的利潤,才選擇了出售這座戲院。這背後所反映的,不僅僅是新光戲院的命運,更是本地粵劇文化面臨的困境。

  面對這一現狀,令人唏噓。當然,現在粵曲觀眾正在不斷減少,這影響了相關市場。但有關機構或許還可以再問:是否有可能通過一些政策來進一步扶持粵劇這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區政府等已經有不少支持政策,這值得肯定,但是否能以新思維傳承保育粵劇文化?例如,為粵劇劇目添加中英雙語字幕,以吸引全國及世界各地的粵劇迷來港觀看不同劇目。這不僅有助於提升粵劇的知名度,還能為粵劇文化的傳承注入新的活力。

  同時,政府也可以讓在康文署場地上演的粵劇,透過康體通銷售門票,這將極大地方便市民和遊客購票,提高票房收入。這樣的舉措,無疑是對粵劇文化的一種有力支持。

  維護好香港的文化資產

  此外,我們還要從更宏觀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城市經濟的發展固然重要,但文化的傳承同樣不容忽視。旅遊發展局可以將原創的粵劇作為文化旅遊節目向內地和海外推廣,通過旅遊業的來推動粵劇文化的傳播與發展。這樣既能提升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又能為粵劇文化的傳承找到新的出路。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