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全鏈條防控環評造假
http://www.CRNTT.com   2025-02-19 19:05:32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網評:全鏈條防控環評造假

  來源:人民網 作者:李紅梅

  持續深化環評改革要做好“加減法”,既推動提高准入標準,完善考核機制、懲罰機制,也大幅壓減環境影響不大、能夠與排污許可制銜接的項目環評數量

  大地春回,各地項目大量開工。通過環境評價,實施源頭預防措施,提前設置好“安全閥”,能有效控制和減緩各類發展活動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近年來,環評制度在助推經濟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也有部分第三方服務機構為了經濟利益,不惜違背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弄虛作假。不久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透露,自2022年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以來,生態環境部累計將550多家環評單位和540多名編制人員列入限期整改名單或失信“黑名單”,依法限制或禁止從業,同時推動環評造假入刑,案件相關人員依法獲刑。

  環評造假嚴重污染了行業生態,減損了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成果。對此,衹有嚴懲重罰、綜合施策,加強對環評造假的全鏈條防控,才能不斷規範環評從業行為,引導環評市場健康發展,確保環評制度在實踐中不走樣、顯真效。“黑名單”制度和環評造假入刑,猶如兩記重拳,對環評造假行為進行堅決打擊、形成有力震懾。

  實踐表明,對環評造假行為堅決依法予以嚴懲,對於遏制弄虛作假高發多發態勢、積極規範環評市場秩序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還需要持續匯聚監管合力、全面升級監管方式,綜合運用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撤銷資質認定證書等處罰手段,推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機銜接,不斷強化協同共治、提升綜合治理效能。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是堵住環評造假漏洞的應然舉措。持續深化環評改革要做好“加減法”,既推動提高准入標準,完善考核機制、懲罰機制,也大幅壓減環境影響不大、能夠與排污許可制銜接的項目環評數量。比如在浙江德清縣乾元鎮新材料園區,當地實行環評、排污許可、排污權“三證合一”一站式辦理,符合准入條件的企業很快辦妥環評手續,企業環評審批負擔大大減輕。為基層政府和企業減輕不必要的環評負擔,反而可以讓環評制度更好發揮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