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0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近日,深圳市福田區上線11大類70名“數智員工”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不少自媒體驚呼“AI公務員來了”。為一探究竟,2月18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走進深圳市福田區進行採訪。
深圳市福田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數據資源管理科科長李曉明表示,“AI公務員”這一說法不準確,容易誤導大眾,“實際上,福田區推出70名‘數智員工’,背後有著一整套清晰的支撐體系與構架,沒有前期的準備和積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福田區2月18日最新的媒體回復中,對“數智員工”有明確的定位:福田區率先推出基於DeepSeek 開發的AI“數智員工”,並成功上線福田區政務大模型2.0版,致力於構建“人機協同、數智驅動”的新型政務工作模式,將基層工作長期以來面臨的“痛點”轉化為增效減負的“靶點”。
李曉明介紹,尤其要明確的是,“數智員工”是公務員助手,在工作中扮演輔助角色。“數智員工”不具備單獨決策能力,每個“數智員工”都有使用部門指定的監護人,在監護人主導下開展工作,由監護人負責。
“數智員工”長啥樣
在福田區,這樣的AI應用場景並不少見:暴雨過後,河道出現雜物,無人機巡河拍照後,AI迅速分析,通過民意速辦分撥體系反饋到相關部門,不到30分鐘就能完成清理;居民辦事,打開i福田小程序,在AI助力下,表單資料“秒填”、證明材料“秒取”、事項申報“秒報”、無人工干預“秒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