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伏牛山裡藏著“魔童”的神話
http://www.CRNTT.com   2025-02-24 17:33:30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電/據新華社報導,“若命運不公,我便和它鬥到底!”這個春節,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台詞點燃了億萬觀眾的熱血。影院外,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丁河鎮奎文村,這座藏於伏牛山深處的小鎮,以遍布鄉野的遺址、傳說與民俗,見證著哪吒神話與這片土地的千年羈絆。

  奎文村四周環山,地勢險要,歷史上是秦楚古道的要衝,為古西岐東出朝歌的軍事要塞。《西峽縣志》記載,奎文關原名陳塘關,位於縣城西北,扼守豫陝孔道。相傳聞太師在斷龍嶺(今哪吒山下)戰敗自刎,陳塘關因此改名為“鬼門關”。明朝天啟年間,內鄉知縣董為覺得“鬼”字不雅,改為“魁門關”。民國時期,河南省高等法院院長徐金盛因喜愛《封神演義》,將“魁門關”更名為“奎文關”,寓意此地文運昌盛。

  在奎文關山嶺上,一塊石碑上刻著“陳塘關遺址”,並記錄了當地地名變遷。碑文提到陳塘關曾有多個名字,位於西峽縣城西十五公里處。相傳李靖和哪吒父子曾在此鎮守,助周伐紂,後成仙護佑百姓。

  除了陳塘關,奎文村周邊的杏花村、翠屏山、侍郎村、九灣河、趕雞溝等地名都與哪吒傳說有關。村南的哪吒山即古翠屏山,相傳哪吒即出生於此。與之相對的山為龐家寨,兩山間有關隘,相傳是總兵李靖駐守之地。傳說為李靖後裔修建的李侍郎府、丁河大貴寺及托塔李天王廟,也是哪吒傳說的重要印證。

  除了地名演變,在丁河鎮還流傳著很多與哪吒有關的民間習俗。相傳很久以前,丁河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些老百姓不知道珍惜糧食,於是天帝就派天神哪吒,帶領火德星君等人,放火以示懲罰。哪吒不忍百姓受難,就暗示當地群眾放煙火,造成著火的樣子,幫助百姓逃過一劫。百姓為了感謝哪吒,廣種糧食,勤儉節約,並於每年的農曆正月二十三放煙花,抬著哪吒塑像游街祭拜,這種民俗當地稱為“高台”。

  如今,丁河高台已成為南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正月,當地都會舉行高台展演,民間藝人用鋼鐵鑄成鐵架,讓村裡幼童扮作哪吒,眾人將其高高抬起,以示尊重。幼童兩腳離地,坐在空中,再加上髮型服裝和哪吒無二,遠遠望去,猶如哪吒騰雲駕霧一般。

  丁河有山,名曰翠屏山,山下有河,名曰丁河(古名九灣河)。翠屏山上有一空地,即為哪吒行宮遺址,雖經千年風雨,古建築遺跡仍然清晰可辨。據當地老人介紹,行宮為磚木結構,內有一米多高的神座,置有一尊哪吒彩繪泥胎坐像。歷來香火旺盛,可惜抗日戰爭時毀於日軍的炮火之中。現遺址上僅存一間小廟和一座“西周中壇元帥神廟遺址”石碑。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