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全力爭取澳護衛艦訂單
http://www.CRNTT.com   2025-02-26 10:40:21


日本海上自衛隊“最上”號護衛艦。
  中評社北京2月26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計劃派遣海上自衛隊“最上”號護衛艦前往澳大利亞進行“現場營銷”,目的是在高達百億澳元的澳大利亞護衛艦項目競標中,與德國展開最後的對決。這場競標不僅關乎一筆巨額武器裝備訂單,更反映出日本在軍事外交和戰略布局上的多重考量。

  澳大利亞海軍於2024年2月宣布,計劃採購11艘新型護衛艦,以替換老舊艦艇,預計投入111億澳元(約合70億美元)。澳大利亞要求採用合作開發方式,在合作方現有的主力護衛艦基礎上聯合研發,前3艘在合作方國內船廠建造,其餘8艘轉到西澳大利亞州亨德森造船廠進行製造。據悉,澳大利亞計劃在今年內確定合作夥伴,並開始技術設計,預計2029年開始接收新艦。目前,西班牙、韓國等競標者相繼出局,候選名單上僅剩日本和德國。

  為在此次競標中戰勝德國基於MEKO多用途標準護衛艦的低成本研發方案,日本政府集合相關職能部門與三菱重工等企業,成立官民聯合委員會,向澳大利亞推出基於日本海上自衛隊最上級護衛艦的研發方案。日本政府表示將全力支持此次競標,若獲得此訂單,為澳大利亞造艦的優先級將高於日本海上自衛隊。

  最上級護衛艦強調水雷作戰,航空甲板下方設有水雷任務艙,可容納數十枚水雷,並搭載無人水面艇、無人潛航器等執行反水雷作戰任務。這種設計對於易被海上封鎖的島國日本來說十分適用,但對於地域廣闊的澳大利亞而言,實用性將大打折扣。即便日本根據澳大利亞情況進行設計調整,也很難完全符合澳大利亞需求。

  日本爭奪澳大利亞護衛艦訂單背後有多重戰略企圖。

  一是突破武器出口限制。近年來,日本多次修訂武器出口法規及實施方案,與英國、意大利、菲律賓等國簽署防衛裝備出口相關協議,意圖在國際軍貿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然而,除了與英國、意大利聯合研發下一代戰鬥機外,日本在主戰武器方面的訂單幾乎一無所獲。突破法規限制後對產業復甦的期待,使日本在此次澳大利亞護衛艦合同爭奪中充滿緊迫感。一旦中標,日本將有機會通過裝備技術捆綁,將澳大利亞納入其主導的“安全技術聯盟”,構建美日澳武器系統互聯互通網絡,進而長期占據澳大利亞軍貿市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