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據大公報報導,《哪咤2》的爆火,除了出色的故事及震蕩人心的畫面,戲內不少對白也帶來很多啟發和共鳴。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便引用戲中一句:“真正的英雄,不是沒有軟肋,而是敢直面軟肋”,寄語港人在經濟轉型期面對不少挑戰時,擁有敢於面對困難,拚搏求進精神。其實不單是港人,我們民營企業家同樣需擁有直面困難,拚搏求進的英雄特質。
DeepSeek的橫空出世,正是中國民企勇於面對軟肋,積極拚搏的例子。過去很多人都以為美國技術出口管制會卡住中國科創脖子,制約科技企業發展,但DeepSeek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限制越多,便越會倒逼中國企業勇於自主創新,引領科技自主發展。
創新企業具強大爆發力
DeepSeek出現更是直接令美國一眾人工智能(AI)企業感到壓力,較早前社會大眾更是十分關注ChatGPT和DeepSeek在技術之間的比拼。這正體現中國科技創新能力於這數年內快速發展,讓人看見中國創新企業具強大潛在爆發力。正如中國原先從美國進口芯片規模或達2000億美元左右,而目前中國芯片自身出口的規模已大概達1400億美元水平。前一段時間,人工智能芯片龍頭企業英偉達(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也說,華為可能是他最大的一個戰略對手,從這些角度來看,中國的創新企業雖然一度有軟肋,但敢於面對困難,確實正在不斷成長。
進一步說,不單創新企業應當直面軟肋,傳統民企亦然,而且筆者認為,現在正是傳統民營企業家直面軟肋,拚搏求進的最佳時機。
自從DeepSeek宣布開源大模型,其“朋友圈”正持續擴大,手機程式上線一個月下載量破億,周活躍用戶量最高近9700萬,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航空公司、汽車企業紛紛宣布全面接DeepSeek,還滲入到醫療、教育等領域,就連香港政府部門也已經在政務系統接入DeepSeek,讓AI全面滲透到日常生活及政企服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