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兩會專訪:冼漢迪談AI應用與香港創科
http://www.CRNTT.com   2025-03-11 00:32:15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中手遊聯合創始人兼副董事長冼漢迪(中評社 段曉魯攝)
  中評社香港3月11日電(記者 段曉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中手遊聯合創始人兼副董事長冼漢迪日前接受中評社專訪,在採訪過程中,冼漢迪對於香港AI及遊戲產業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包括香港建立超算中心、中美科技競賽、AI在遊戲產業的開發應用等。冼漢迪認為,遊戲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方向在於AI應用,在這個領域大家都處於同一起跑線,香港是很有機會的。冼漢迪指出,用遊戲作為一個載體傳播中華文化是很有意義的,而且可以創造出大量的潛在收入,文化出海也是很多遊戲公司堅定在做的事情。

  港府對創科發展不遺餘力 未來前景光明 

  中評社記者:在過去一年中,粵港澳大灣區在科創方面有哪些建設成果? 

  冼漢迪:這些年關於香港創科方面有很多政策出台,這些政策都是在圍繞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我個人比較期待的是一些大型的資助計劃,當中涉及大量的資金資助,幫助香港產學研發展,也有新型工業加速計劃,這些都對新質生產力的支持。有一個資助計劃是我在大力推行的,就是100個億的創科基金,這個一個由政府出資以及香港民間出資,幫助香港本土企業創科發展的項目。在建設整個香港創科生態方面特區政府是不遺餘力的,雖然香港有財赤問題,但在資助香港創科發展方面並沒有停下腳步。

  我作為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也收集了很多業界對香港創科發展的意見,並向特區政府提出。在經濟週期不是那麼好的時候,香港也需要發展新的產業,不單單是金融、貿易、航運。在創科生態方面,特區政府越來越明白,要帶動就業、帶動稅收,並且帶動一些新型的經濟,同時與內地十四五規劃也是同一個方向,能看到這些幫助科創產業發展的政策出來,我們都是感到十分高興。

  香港對大灣區可以有很多貢獻的地方,香港基礎研究的總體實力是不錯的,而香港的兩大孵化器,一個是數碼港,一個是科技園都一直在努力孵化一些初創企業。但由於香港市場規模的限制,我們一定要探索更大的市場,那麼最近的市場一定是大灣區了,我覺得香港的基礎研究需在大灣區進行轉化,我自己是很早就去深圳創業的港人,我也呼籲更多港人去大灣區創業發展。

  我最近經常談論AI的問題,我看到內地很多移動互聯網公司發展的很好,反過來香港在這個領域沒有出現一些知名的公司出來,但我們現在迎來了AI的年代,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現在知名的Deepseek也是一到兩年發展出來的成果,香港也急需要在這方面進行投入,特區政府一定要做超算中心,香港需要有算力、大模型、應用等技術。特區政府現在有30個億的資助計劃,我們要公平、透明,讓申請者拿到發展算力的補貼,讓他們減少支出上的壓力,專心做好算力方面的研究發展,算力的發展會使香港在AI發展中更有競爭力。同時,特區政府也應該培養更多的創科人才,香港有優秀的教授,他們可以連同大灣區內的教授一起,形成培養人才的主流力量。香港不能同一時間發展多個領域,我們需要有戰略思維,重點發展,這一屆特區政府的決心很大,相信香港創科發展會越來越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