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工作時間是客戶經理,業餘時間當配音員;一邊上大學,一邊提供電腦維修服務;還有的幫老年人寫回憶錄、做家裝設計、提供音視頻剪輯服務……在數字平台上,一些年輕人正在把技能和興趣轉化成生意。
28歲的陳東君就是其中一位。“我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從小就被拉著表演節目,逐漸展現出表演方面的天賦。”陳東君說,他第一個商業單是為某銀行的短片配音,總共50個字,賺了60元錢,憑興趣賺錢給他帶來滿滿的成就感,也由此開啟了配音員的“副業”生涯。
現在,陳東君的主業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大客戶經理,業餘時間則在接單、配音……憑借這份副業,一個月最多能收入數千元。“我的客戶主要是90後和00後,跟我年齡段類似,有共同語言。”陳東君說,每當趕上大學生做畢業設計或參加廣告比賽,就是他最忙的時候。“他們的配音需求往往比較複雜,而且預算較低,難以負擔傳統的配音工作室,就有不少人在數字平台上找到我。”他說。
這樣的供需匹配,正在數字平台上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生意。
閑魚近日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有945.4萬賣家在閑魚上發布了副業,這當中,00後占40.8%,95後占24.8%,90後占13.4%。2024年,活躍在閑魚的這些年輕人憑副業平均賺了3660.5元。“讓閑置流通,讓才華流動。”閑魚副業業務負責人朱媛說,閑魚上,年輕人在出售閑置物品之外,也通過技能服務等副業賺錢。
報告顯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是全國副業最火熱的省份,其中廣東的平面設計、軟件開發、跑腿代辦;江蘇的定制設計、家裝設計、房屋維修;山東的職業資格培訓、文章寫作;浙江的上門喂寵物、剪輯製作、攝影攝像;河南的語言教學、烹飪教學等副業很是熱鬧。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則出現了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熱門副業。比如,北京的新生兒起名、老年人回憶錄撰寫,廣州的直播間氣氛組,深圳的體育生帶娃爬山等副業別具一格,吸引不少消費者下單。此外,人際溝通類副業興起,購買相親指導服務的半數買家是00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