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精準反制 美國對華關稅戰自損短視
http://www.CRNTT.com   2025-03-05 17:08:13


  中評社北京3月5日電/據大公網報導,美國政府以所謂“芬太尼問題”為由,昨日起對中國輸美商品額外加征10%關稅,這是美國繼2月初對華加稅後的再次單邊行動。面對美國步步緊迫的關稅戰,中國不僅占據國際道義,而且反制措施精準有效。

  就前者而言,美方此次對華加稅的理由“應對芬太尼濫用問題”,明顯不合邏輯。據國際麻醉品管制局報告,美國芬太尼危機的主要來源是其國內非法製造與流通,而非中國出口。中國自2023年起已建立全鏈條芬太尼管制體系,對美出口量較2018年下降98%。而且,用“芬太尼”作為對他國加稅理由,已成美國實施霸凌關稅政策的“萬金油”,不僅作為對華加征關稅的理由,也是對美國兩個鄰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關稅的理由。

  甩鍋卸責掩蓋治理無能

  所以,利用“芬太尼”作為對華加征關稅的借口,是典型的美式“甩鍋卸責”行為,是美國無視客觀事實,將國內治理無能的矛盾轉嫁至中國,試圖通過關稅手段掩蓋其禁毒政策的失敗。墨西哥、加拿大等國可以屈從美國的關稅戰淫威,中國可不吃美國這一套。隨著美國對全世界加征所謂對等關稅,美國對全球發射“關稅子彈”,美國單邊主義的關稅政策愈發失去國際道義。

  中國的反制措施包括,對原產於美國的農產品、能源產品等加征10%至15%關稅,並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發起訴訟。顯然,中方精準、克制的反制策略,不僅彰顯維護自身權益的決心,也為各國提供了反制美國霸凌的範例。面對美方挑釁,中國的反制措施體現出“精準性”與“規則性”兩大特點。

  一方面,中國反制措施精準擊中美國經濟痛點。中國公布的清單涵蓋農產品、能源、工業品等四大類,其中大豆、玉米、豬肉等美國對華出口主力商品被加征10%至15%關稅。這些產品不僅關乎美國農業利益集團,更與2025年中期選舉的關鍵州選情深度綁定。例如,艾奧瓦州作為美國大豆主產區,其農民群體是共和黨的重要票倉,中方反制將迫使美方重新評估政治代價。

  另一方面,中國反制措施體現維護多邊貿易體系。中方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下對美提起訴訟,強調單邊關稅違反非歧視原則和關稅約束義務。這一行動不僅是為自身維權,更是為維護全球貿易秩序樹立標杆。美方屢次繞開多邊框架實施單邊制裁,實質上是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破壞。中方的法律訴訟,為發展中國家抵制霸權行徑提供了範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