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網評:深化國際交往合作 成就香港貢獻國家
來源:大公網 作者:梁美芬(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
國務院總理李強昨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報告中,“創新”二字是當之無愧的高頻熱詞,充分凸顯國家視創新為高質量發展第一動力的分量。報告不單提出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強調要繼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同時,報告還明確指出支持港澳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創新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元素,更是香港未來進一步發揮“內聯外通”優勢的關鍵。社會各界都要深入認識國家政策的方向,抓緊最新的機遇,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中央支持香港增強國際化特色
國家明確支持港澳“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換言之,就是支持港澳繼續鞏固和增強國際化特色,發揮“兩制”的優勢,這無疑對香港和國際社會就“一國兩制”實踐增添了巨大的信心和動力。香港作為國家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營商機制、人才網絡、法律制度都與國際緊密接軌,而中央也不止一次強調要香港維持和提升普通法制度優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亦多次就“法治”著墨——“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這些目標都與香港息息相關,也意味香港在國家發展中占有越來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角色。
眾所周知,香港是全球唯一一個以中英雙語為法定語文的普通法地區,又是全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國際投資、融資和商貿等範疇的法律與世界主要經濟體接軌。香港的普通法制度與世界接軌,是世界最受歡迎的仲裁地點首三位之一,加上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亦將於今年簽署,新機遇當前,香港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