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兩會專訪:李義虎論台海與戰略思維
http://www.CRNTT.com   2025-03-07 00:09:30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義虎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林艷攝)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林艷 實習記者 葉佳怡)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義虎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就影響兩岸關係走向因素、特朗普2.0內政外交開局、中美關係、解決台灣問題的區間思維、“兩制”台灣方案的“單獨構建”以及“一國兩制”話語重塑等問題提出戰略性思考。

  李義虎表示,雖然從短期來看,特朗普2.0政策是影響兩岸關係的一個重要變量,但影響兩岸關係走向的決定性因素仍然是大陸自身的發展和進步。大陸對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不僅體現於對兩岸終局的主導權,更體現在面對現實挑戰環境下的“過程主導權”,目前大陸在過程主導權上正持續不斷發力。

  李義虎認為,在內政外交的開局上,特朗普2.0與特朗普1.0有顯著不同,其外交政策顯示出某種帝國主義和孤立主義的混合特徵。在地緣政治領域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議題,對世界格局產生了強烈的衝擊。同時,美俄關係的調整先於美中關係,特朗普及其國安團隊在完成全球戰略調整後,才會在對華和對台政策上展現出真面目。由此,從其2.0的外交開局可看出其在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的精心盤算。

  李義虎指出,中美關係屬於頂層大國關係,元首外交始終發揮著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他也認為,中美關係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走穩走好需要把握以下幾個關鍵:一是雙方需要加強戰略溝通,尤其是元首溝通至關重要;二是明確戰略認知,消除誤解。儘管中美兩國存在結構性矛盾,但雙方之間並非替代關係,而是可以構建共存關係。三是增強戰略互信,履行承諾。四是明確彼此的戰略底線和紅線。

  李義虎認為,在解決台灣問題上,必須具備複雜性思維,特別是要將底線思維與區間思維高度結合。其中,區間思維是一種具有伸縮性時空,在一定範圍可以保持適度彈性並能做出不同選擇的思維方式,其限定意義是既有起點又有終點,既有上限又有下限,並非固定於某一點,而是在一定範圍內動態浮動。解決台灣問題的區間思維就是“求同存異”,不斷尋找交集。以底線思維為前提的區間思維,能為兩岸關係的增量改革創造更多機會與條件。若僅依靠存量改革解決兩岸問題,恐難有突破,但在增量部分則大有可為。隨著台海局勢及台灣島內政治生態的複雜變化,區間思維也會隨現實情況而調整。以區間思維解決兩岸關係難題即兩岸政治定位問題,可以採取“區間定位論”,但“區間定位”跟兩岸局勢如何變化密切相關,也跟最終採取何種統一方式直接相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