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書聲蘭語 羅叔清談抗日勝利80周年
http://www.CRNTT.com   2025-03-06 16:28:47


羅叔清與作者在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前留影。作者供圖
羅叔清講解豎立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故事。
羅叔清講解豎立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故事。
廖書蘭講解旅歐新界華僑參與捐款,建立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
廖書蘭講解旅歐新界華僑參與捐款,建立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
廖書蘭講解旅歐新界華僑參與捐款,建立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
  中評社香港3月6日電/文匯報6日發表作家廖書蘭文章:【書聲蘭語】羅叔清談抗日勝利80周年。以下為文章內容。

  羅叔清先生是原人大代表、前立法會議員,現在是新界社團聯會榮譽會長、香港中國星火基金會會長。在今年適逢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作者認為羅叔清一定心中有話想說。因為2021年有媒體推出一系列特色專題,回顧國家發展歷程中與香港有關的重要事件——《香港的國家印記》,製作小組訪問羅叔清與我,約定當日,我們自九龍到西貢,因交通嚴重阻塞,讓羅叔清等了許久,見他拄著枴杖,站在教堂門口,原以為他會不悅,而他卻說︰“雖然膝蓋疼痛,但我也要把新界歷史和新界人抗日的事跡跟大家說一說。”他的愛國精神的確讓人既敬又愛。

  羅叔清說︰“部分香港人對香港歷史並不瞭解,有的甚至一知半解。”他又說︰“香港一直有反對外來侵略者的光榮歷史。回顧1521年(明朝正德16年)發生屯門海戰,是歷史上著名的明葡戰爭,葡萄牙人經此一役戰敗後轉往澳門另謀發展,此次是史書記載的香港第一次成功擊退侵略者的戰役。第二次是清末鴉片戰爭,清朝割讓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給英國後,1898年3月英國再以法國租借廣州灣為借口,要求展拓香港界址為由,強行租借新界,於是在1898年6月9日中英雙方在北京簽下《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並於當年7月1日施行,自此租借新界地區99年,初期有大埔林村、元朗吉慶圍、粉嶺、上水一帶原居民保家衛國,團結抗英,發生“六日戰爭”,死傷400多人,此役雖然輸在英國的船堅炮利下,但留給後世子孫光榮的抗英歷史紀錄。第3次面對外敵入侵的是,當日本侵華的鐵蹄蹂躪神州大地時,1941年12月7日,日軍本經深圳河入侵香港,18天後英國向日本投降,自此香港淪陷三年零八個月。

  在日本佔據香港的歲月裡,有不少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有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也有民間的愛國華僑和新界原居民參與自發性的組織來保家衛國。例如方蘭女士擔任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市區中隊長兼指導員負責收集日軍情報轉交英美盟軍,方母馮芝女士是港九大隊秘密交通員被日軍逮捕,最後被日軍以間諜罪殺害,其後方蘭亦參與營救被日軍擊落的盟軍飛行員等等。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