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林至穎日前在全國兩會上接受了中評社記者的採訪(中評社 郭至君攝) |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郭至君)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林至穎日前在全國兩會上接受了中評社記者的採訪,就香港、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林至穎表示,政府工作報告裡面提到“深化國際合作交往”不是一般的交往,這對香港提出了新期望,希望香港在原有的國際交往基礎上,用新方式拓寬國際交往的新渠道。過往香港和國際的交往更多是經貿合作,現在除了繼續深化經貿合作、擴大朋友圈以外,更要利用新手段,利用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等新方法,促進文化溝通、教育交流、科技領域交往等。此外,也要繼續做強國際金融中心,要深入“一帶一路”國家和東盟國家,使國際交往合作更廣泛。過往香港的金融和歐美的關係更密切,而現在需要全球化地輻射。最後,多利用香港文化和媒體的影響力,展示更好的中國國家形象,講好中國故事,這是“深化”的深層意義。
關於香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發展,林至穎表示,實際上,香港在人工智能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商湯和大疆等都和香港大學里的科研緊密相關。接下來,如果香港要繼續發展人工智能,主要需考慮兩個方面:其一是算力,算力的支撐很重要,香港還要繼續提升算力能力;其二是和算力有關的能源,因為算力需要用電,香港衹有提早布局,才能更好地支撐人工智能的發展。
在香港旅遊業發展方面,林至穎說,如果想要吸引更多的內地或者國際遊客,更多需要考慮內容,而非單純的景點,另外,也需考慮和大灣區其他的城市合作。不同城市之間的串聯和線路的聯通,會使更多旅客來到香港或者附近的地方。現在大灣區都是“一小時的生活圈”,所以大灣區城市要做更多的旅遊線路的總體合作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