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現場: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談防洪體系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5-03-09 00:17:58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中評社 郭至君攝)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 郭至君)3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舉行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活動,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向在場媒體介紹了中國的防洪安全體系建設和河流生命相關的問題。

  李國英說,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劇,我國極端暴雨洪澇災害頻繁發生。每當防汛抗洪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都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並對現代化防洪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水利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有關部門、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社會各方面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錨定推進防洪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目標,積極推進“三個體系”建設。

  第一個體系是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這個體系由“三個要件”組成。“第一個要件”是水庫,其目的在於增強對洪水的主動調控能力。到目前為止,全國已經建成各類水庫94877座,防洪庫容達1856億立方米。“第二個要件”是河道及堤防,其目的在於增強河道的洩洪或排洪能力。到目前為止,全國已經建成各類河道堤防32.5萬公里。“第三個要件”是蓄滯洪區,其目的在於分蓄超出了河道洩洪能力的那部分洪水。到目前為止,全國已經建設98處國家蓄滯洪區,分蓄洪容積達到1090億立方米。

  第二個體系是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這個體系由“三道防線”組成。“第一道防線”是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負責監測預報“雲中雨”。“第二道防線”是雨量站網,負責監測預報“落地雨”。“第三道防線”是水文站網,負責監測預報“河中水”。“三道防線”層層遞進、聯動發力,實現延長洪水預見期和提高洪水預報精準度的有效統一,為防洪調度提供雨水情情報支持。

  第三個體系是防禦工作體系。這個體系由“三項機制”組成。“第一項機制”是責任落實。錨定防洪對象和防禦工作的關鍵環節,將責任分解落實到最小單元,讓各級責任人都明責、守責、盡責。“第二項機制”是決策支持。通過數字孿生平台,在數字流場中提前推演洪水的風險影響和防洪工程體系運用方案。“第三項機制”是調度指揮。明確各級水利部門防洪決策制定、防洪指令發布、防洪指令執行等工作程序,保障防禦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