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台灣代表團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台灣廳舉行開放團組會議,眾多記者前來參加(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海涵)“代表人數倒數第二,到場記者人數第一。”一位“跑會”多年的資深記者這樣評價台灣團開放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台灣代表團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台灣廳舉行開放團組會議,期間,十三位代表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修正草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進行審議,部分代表會後接受媒體採訪。
雖然兩會已接近尾聲,但台灣團的開放團組會議仍然吸引大批中外記者前來參加,人氣超高。官方公布的會議開始時間是上午九點,但有經驗的記者們都“心中有數”,知道這場活動必然很“卷”,早到肯定沒錯——於是,不到七點二十,台灣廳門口已經排起長隊;八點左右,台灣廳裡的媒體區已經架滿機器、站滿記者。
當天上午,大會堂同時還在舉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不少早到的政協委員們、報導政協大會的記者們也紛紛來台灣廳一探究竟、拍照打卡。
會議正式開始後,為了盡可能捕捉到更豐富的素材,與會記者們各顯神通:站在梯子上俯瞰全場已然是“基操”,更有將相機舉到大屏風上方取景的“神來之筆”;坐在位子上錄音已經不能算專業記者所為,貼在音響上的麥克風和錄音筆才是實力的證明……
在台灣團團長宣布活動結束後,記者們首先想的並不是“收工”,而是迅速移動向代表們退場的方向,希望抓住最後的機會向代表提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