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網評:穩”“進”協同為經濟注入新活力
來源:大公網 作者:陳清霞
國務院總理李強的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立足當下經濟形勢,堅持“穩中求進”為經濟工作總基調,以實事求是、奮發有為的態度制定預期目標。在時代發展浪潮中,“穩”與“進”被賦予了更豐富內涵,消費作為經濟增長關鍵驅動力之一,在提振暢通經濟循環上作用凸顯,二者皆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領會。
一、怎麼看待“穩中求進”
“穩中求進”是我國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中,為實現經濟社會長期健康發展而堅持的重要策略。它將穩定發展大局與重點領域突破有機結合,“穩”與“進”相互依存、辯證統一,充分彰顯了國家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平衡思維與長遠眼光。
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
“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實基礎。它體現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避免經濟增長出現大幅波動。國家通過靈活運用財政、貨幣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穩定經濟增長,為經濟發展營造穩定的環境。同時,“穩”還體現在對民生保障的高度重視,國家針對居民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致力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與公平正義。此外,“穩”也體現在對各類風險的有效防範和化解上,包括金融風險、債務風險、外部環境風險等,確保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定。
“進”是在經濟和民生穩定的基礎上,追求高質量發展與改革創新的目標。國家通過持續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通過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