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反華智庫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近期自曝,由於美國政府“斷供”,該機構已停止與中國相關的所謂研究項目。該機構人士日前公開“叫苦”,求助其他國家政府填補財務空缺,引發輿論嘲諷。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成立於2001年,標榜為“獨立、無黨派”的智庫,但頻繁炮製針對中國的不實言論。有澳大利亞方面人士曾撰文披露,該機構長期接受來自美國政府的經費支持,熱衷於炮製和炒作各種反華議題,意識形態色彩濃厚,實際上是反華勢力的“急先鋒”,學術信譽受到嚴重質疑。
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簽署行政令,要求美國所有對外援助暫停90天。1月24日,特朗普政府下令立即暫停美國務院現有絕大多數對外援助項目。一些接受援助的組織隨後表示,來自美國國務院、美國國際發展署和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等美國機構的資金已經停止發放。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近日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也證實,“美國暫停資助已導致該研究所停止了與中國相關的研究和數據項目,這些項目價值約120萬美元,重點關注網絡安全和技術問題”。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自曝,自2019年以來,美國政府撥款約占該研究所運作資金的10%至12%,並為約70%的涉華研究項目提供資金。在2022-2023財年,該研究所收到了近300萬澳元(約合190萬美元)的美國國務院撥款。
“美國政府曾是聚焦中國問題的大型撥款的關鍵資助方。”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戰略與研究部主任丹妮爾·凱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這項工作是數據密集型,成本高昂,且沒有可替代美國撥款的其他資金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