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花卉勃魯蓋爾”花瓶見證十七世紀海上貿易
http://www.CRNTT.com   2025-03-11 10:52:27


老揚.勃魯蓋爾(Jan Bruegel the Elder)畫作《萬歷瓶中的花卉》。(作者供圖)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想知道十七世紀的尼德蘭地區海上貿易有多發達?看畫中有多少明青花瓷出現就大致有個概念了。

  在十七世紀尼德蘭地區的靜物畫中,包含明青花瓷的作品大都被歸類為“華麗靜物”(Pronkstilleven)題材。這一炫富的畫種在十七世紀中葉風靡今天的荷蘭、比利時等低地國家。而在海牙皇家莫里茨美術館中,我偶遇了一張“華麗靜物”誕生前的靜物瓶花,由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巨匠老彼得.勃魯蓋爾次子老揚.勃魯蓋爾(Jan Bruegel the Elder)於一六一○至一六一五年間繪制的《萬歷瓶中的花卉》。

  出自西方美術史中罕見的畫家家族,老揚.勃魯蓋爾無疑是“畫二代”中罕見的佼佼者。“花卉勃魯蓋爾”“絲絨勃魯蓋爾”和“天堂勃魯蓋爾”都是他在世時收穫的綽號,足見其涉獵廣泛的題材與出類拔萃的畫技,甚至在某些領域超越了更具名望的父親“勃老”。身為尼德蘭地區最早開始創作純花卉靜物的藝術家之一,“花卉勃魯蓋爾”的美譽不單是稱讚他對不同花草的精準寫實描摹,也是對其在開創並推廣花卉靜物領域的巨大褒獎。

  或許是和十六世紀末在羅馬期間與卡拉瓦喬相識有關,抑或是為了順應歐洲多地掀起的推崇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的“卡拉瓦喬派”(Caravaggisti)潮流,老揚.勃魯蓋爾所繪的靜物瓶花幾乎都採用了一個接近黑色的背景來凸顯畫中絢爛的花卉。作為巴洛克藝術風潮的重要特點之一,強烈的光影對比也被他運用在了相對單調的花卉靜物中。在《萬歷瓶中的花卉》中,白色的水仙花、淡粉色的玫瑰,以及橙紅色和紅白相間的鬱金香點亮了整幅畫面,成為畫中當仁不讓的主角。相比之下,藍白相間的明萬歷青花瓷瓶則並未加入與花卉爭奇鬥艶的行列,瓶身釉面上的高光亮點巧妙地交代了光源,並沒有金銀器般奪目卻以清雅之姿作為陪襯來“承載”著瓶中明艶的花卉。

  要知道,儘管“華麗靜物”題材在西方美術史中普遍被認為誕生於十七世紀四十年代的安特衛普,但被視為此畫種創始人之一的揚.大衛茲.德希姆(Jan Davidsz de Heem)直到一六三五年才來到安特衛普,距離老揚.勃魯蓋爾完成這幅明萬歷花瓶已過了二十載。無獨有偶,荷蘭女畫家克拉拉.皮特絲(Clara Peeters)也在一六一五年創作的《有奶酪、杏仁和椒鹽脆餅的靜物》繪入了明青花瓷盤。因此,被老揚.勃魯蓋爾和克拉拉同期入畫的明萬歷青花瓷客觀證明了一個事實:雖然當時還未有被細分歸類的“華麗靜物”存在,在西方世界被視為“白金”般珍貴的清雅明青花瓷卻早已經由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上貿易在十七世紀初的尼德蘭地區廣泛流通至諸位畫家手中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