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香港都會大學榮休校長黃玉山(中評社 盧哲攝) |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盧哲)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11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在此間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談到香港教育國際化的議題時表示,香港教育本身具有優勢,接下來可以在高等教育、優勢學科研究、跨學科研究及產學研融合方面加強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教育樞紐。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香港都會大學榮休校長黃玉山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從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到,2024年國家發展穩中求進,在教育發展、科技發展、人才發展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而且未來的一年也會朝著這個方向繼續奮進。黃玉山說,報告強調了發展我國的科技工業、新質生產力,培養更多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服務。同時,還提到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作為香港資深教育界人士,黃玉山認為,香港教育界在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方面大有可為。“香港的教育方面,經過這麼多年努力,其實做得不錯的。”黃玉山認為,在現在新的形勢下,香港會加強跟內地各方面的合作,各個院校也會集中更多的力量去開發更多的跨學科研究。“例如,去開發人工智慧等各方面的研究,特別是我們香港比較強項的、在生物科技方面、環境保護、醫療發展等方面的研究,我相信這些都是我們發展方向。”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時表示,感覺到此次大會是凝心聚力、也是奮發團結一次的大會。“這次大會看到政府工作報告是非常求真務實,也是穩中求進的,是迎難而上奮發有為地來推動國家各項事務。”黃錦良說,“更重要的是,看到了現在工作的明確方向,也希望未來在惠民生、促改革及強科技方面能夠有更大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