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探1900》劇照。(資料圖片) |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喜鵲喜,賀新年,阿爸金山去賺錢。賺得金銀千萬兩,返來起屋兼買田。”在近日熱映的中國電影《唐探1900》中,一首中國方言歌謠貫穿其中。電影中,這首參與美國太平洋鐵路修建的華工時常吟唱的家鄉歌謠,也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的一環。
透過電影《唐探1900》的故事情節,觀眾得以拂去歷史塵埃,回望1900年前後美國華工的發展血汗史。
鏡頭背後的華工血汗
“1854年,我與7位四邑同鄉一道出發,經廣州到香港,又坐了整整3個月的船,來到這金山,途中就病死了兩個。”《唐探1900》中,由中國香港演員周潤發飾演的舊金山唐人街守護者、協盛堂堂主白軒齡,寥寥數語勾勒出19世紀中後期華工赴美打拼的沉重歷史。
《唐探1900》講述的偵探故事發生在1900年美國舊金山唐人街,主人公、華人中醫師秦福和被美國印第安部落收養的華工後代阿鬼,因一起案件偶然結識,組成“唐人街神探”組合。在偵破案件的過程中,他們結識了白軒齡和他的獨子白振邦,見證了舊金山華人艱難的生存處境,瞭解了華工參與修建太平洋鐵路的血汗歷史,並協助白軒齡及其家人,洗脫犯罪嫌疑,捍衛當地華人合法權益。
“電影中,白軒齡是一位唐人街‘大佬’,靠自己的打拼奮鬥一步步成長起來。同時,他具有強烈的家國情懷和民族氣節,為保護當地華人作出了很大犧牲。”正如周潤發所說,白軒齡作為最早到舊金山的淘金者、修建太平洋鐵路的幸存者,也是影片中華工血淚史的書寫者和見證者。影片藝術化展現的1900年前後的美國華工生存情況,是對那段歷史較為真實的還原。
1848年美國加州發現金礦後,大量中國東南沿海的貧苦民眾赴美謀生,被稱為“金山客”。1862年,美國開始修建橫貫北美大陸的鐵路——太平洋鐵路。其中,穿越整個內華達山脈的西段工程最為艱苦,白人工人大量離職。1864年起,鐵路公司開始大規模招募華工,約1.2萬名華工參與建設,人數約占所有鐵路工人的85%。華工承擔的工作包括在海拔2100米的內華達山脈開鑿15條隧道、50座橋梁,並鋪設1110公裡鐵軌。他們創新使用炸藥爆破技術,並在雪崩頻發區修建防雪廊。由於施工環境極為惡劣,華工死亡率高達10%。1869年5月10日,太平洋鐵路全線貫通,提前7年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