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例行新聞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中評社 海涵攝) |
人民日報記者:我們關注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度提出“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這一內容。輿論認為這表明大陸在對台交流合作方面將做得更加完善,讓台灣民眾來大陸能夠更好地融入,獲得更大的發展。對此有何評論?
陳斌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充分體現了我們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決心,旨在通過更加創新、更為完備的政策和措施,為兩岸交流合作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推動兩岸融合發展走深走實,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
我們將進一步優化細化制度和政策,努力推動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擴大、深化,吸引更多台灣同胞廣泛參與兩岸交流交往,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不斷增進瞭解和情誼,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們將繼續支持台胞台企參與大陸高質量發展,提高惠民助企政策的針對性和精準性,推動落實同等待遇,支持台商台企融入大陸更好更快發展;持續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推動落實“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不斷拓展兩岸經濟合作和融合發展的層次和領域,為廣大台胞台企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與成果提供更好條件、注入強大動力。
中國式現代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事業,台灣同胞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一分子,完全有理由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偉大進程,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上榮光。我們將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用情用力為台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增進台灣同胞特別是基層民眾的利益福祉。
《參考消息》記者:2025年對台工作會議2月下旬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要堅決打擊“台獨”挑釁行徑,並首度提出“塑造祖國必然統一大勢”的提法。請問,如何解讀這個新提法?大陸方面將如何“塑造大勢”?
陳斌華: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新時代以來,祖國大陸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穩步提升,經濟實力、科技能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中國式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解決台灣問題的基礎更雄厚、能力更強大,有力塑造了祖國必然統一的大勢。
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歷史大勢。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有力打擊“台獨”挑釁行徑,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廣泛團結台灣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台獨”是絕路,外人靠不住,統一擋不住。衷心希望廣大台灣同胞看清形勢、順應歷史大勢,增強做堂堂正正中國人的民族自信,與大陸同胞同心同行,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榮光。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CGTN記者:特朗普與澤連斯基會晤時多次展開爭論,助長島內“疑美論”。台對外交往部門負責人對此稱,“台灣與烏克蘭在戰略位置、現狀等方面有‘四大不同’”,所以“疑美論沒有必要”。對此有何評論?
陳斌華:首先必須指出的是,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有本質區別。台灣問題完全是中國的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
民進黨當局之前大肆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妄圖借外部勢力撐腰壯膽煽動“反中抗中”,現在又著急忙慌刻意區隔。這種自相矛盾、自我打臉的行為,恰恰暴露其手足無措和心虛膽寒。民進黨當局不管怎麼辯解,都改變不了仰人鼻息、任人宰割的地位;不管怎麼“安民告示”,都改變不了其“賣台求榮”的本質,都消除不了廣大台灣同胞對“棋子”必將淪為“棄子”的憂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