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鷹”遠程高超音速導彈硬件設施交付美陸軍使用。 |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導,美國陸軍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列裝“暗鷹”遠程高超音速導彈。報導稱,該導彈具備突破對手反介入/區域拒止防衛圈的能力,可有效壓制對手遠程火力,並能精準打擊其他高價值或重點目標。
“暗鷹”遠程高超音速導彈自2019年開始研發,是美國海軍和陸軍聯合推進“通用型高超音速滑翔體”項目下的產物。該導彈屬於助推滑翔類高超音速導彈,由火箭助推器和無動力助推滑翔飛行器構成。美國陸軍宣稱,“暗鷹”遠程高超音速導彈的最高速度可達17馬赫,最大射程2776千米,在衝向目標時能夠靈活機動變軌,給防禦方的攔截工作帶來挑戰。
“暗鷹”遠程高超音速導彈的部署過程波折不斷。早在2021年10月,“暗鷹”遠程高超音速導彈第一批硬件設備就已部署至華盛頓州劉易斯—麥科德聯合基地,其中包含指控操作中心、發射裝置以及用於運輸的卡車和重型拖車平台。當時,美國陸軍表示,將利用這些設備展開訓練,以便導彈服役後迅速形成戰鬥力。按照美國陸軍規劃,每個炮兵連將配備4輛移動直立發射車,每輛發射車裝載2枚“暗鷹”遠程高超音速導彈,並設立一個連級作戰行動中心,用於協調各類行動。
起初,美國陸軍計劃在2023年秋季前,為劉易斯—麥科德聯合基地第17野戰炮兵旅第3野戰炮兵團第5營第1多域特遣部隊裝備“暗鷹”遠程高超音速導彈。由於2023年進行的幾次試驗均出現問題,致使部署進度一再推遲。2024年該導彈成功進行兩次發射試驗,但仍未在實戰條件下接受檢驗。並且,美國國防部還透露將重新評估彈頭殺傷能力,這意味著之前的測試在殺傷效果方面可能存在疑問,命中精度、動能殺傷與熱效應耦合機制等,需要進一步建模及試射評估。首批“暗鷹”遠程高超音速導彈能否按計劃部署,還存在不確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