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烏克蘭成“棄子” 加深台灣社會“疑美論”
http://www.CRNTT.com   2025-03-13 17:22:34


魯比奧(左)和華爾茲預計將向俄方通報美烏會談細節。(圖片來源:大公網)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據大公網報導,最近國民黨人士有句話一針見血地戳到了民進黨當局的“死穴”:“今日澤連斯基,明日清德司機(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意即如今烏克蘭被美國政府拋棄的悲慘下場就是日後民進黨當局的結局。

  政治圈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三年前美國拜登政府把烏克蘭當作“抗俄”的棋子,並提供數千億美元的軍援,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開戰。如今三年戰事過去了,烏克蘭得到了什麼?城市變成廢墟,失去了15%領土,數萬民眾死亡。根據聯合國會同世界銀行、歐盟與烏克蘭政府共同研究指出,烏克蘭未來10年的重建成本高達5240億美元。

  這筆天文數字般的巨款對於經濟在戰事中遭受重創的烏克蘭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但最令烏克蘭心寒的是新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嫌棄和鄙視烏克蘭的傲慢心態。特朗普政府希望促成俄烏停戰,卻把主角之一的烏克蘭甩在一邊,自己與俄方直接協商,甚至要求烏克蘭以礦產資源作為對美國軍援的“回報”。

  烏克蘭終於見識到了美國翻臉比翻書還快的“速度”。難怪早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去白宮準備簽署協議時憋著一肚子怨氣,其間還被特朗普和萬斯奚落,最後連協議都沒簽就被“趕”出了白宮。

  這三年烏克蘭為了加入北約不惜給美國“賣命”,但如今美國新政府上台,對俄烏戰事立場丕變,烏克蘭頓時成了“棄子”,不僅未能加入北約,還賠上了民眾性命和國家領土。這並非是美國首次拋棄“盟友”。

  2021年美國從經營了20年的阿富汗撤軍,美方辯稱“不能接受美國無休止介入另一個國家的內部衝突”、“美國繼續留在阿富汗不符合美國自身利益”云云。由此可見,這世上哪有什麼“盟友”、哪有什麼“承諾”?歸根到底,衹有“利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