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 香港社交媒體涉的士抗議討論的關注度及當中有關網約車部分的佔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
中評社香港3月27日電/近年來,隨著網約車在香港日趨普及,網約車與傳統的士之間的矛盾日益升溫。的士業界為抵制俗稱“白牌車”的網約車,曾多次發起罷駛、請願等抗議行動。今年2月,的士業界再醞釀發起罷駛行動,要求政府取締網約車。雖然是次行動最後以的士業界宣布取消告終,但有關網約車合法化以及如何改善的士行業亂象等問題,近期卻再度在香港社會引發廣泛關注與熱議。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通過分析香港社交媒體數據以及官方機構統計數字後得出結論:相較於服務素質飽受詬病的傳統的士,香港主流民意明顯對網約車持更加積極、正面的態度。絕大多數輿論都傾向支持網約車合法化,認為此舉雖動搖了小部分的士牌主的利益,但卻有利於向的士行業引入競爭,對廣大乘客、的士司機群體、以及香港社會整體都具有巨大裨益。
自從2014年網約車平台Uber進軍香港以來,傳統的士與網約車之間的紛爭就開始拉開帷幕。至今已逾十載,Uber等網約車平台雖仍游離於灰色地帶,未取得合法運營的正式資格,但在過去這些年來卻持續發展壯大,已成長為一個對傳統的士構成較大威脅的競爭對手。這也導致傳統的士近年來對網約車的敵意與日俱增,以取締網約車為訴求的抗議行動屢見不鮮。
如圖1所示,社交媒體有關的士抗議的討論很大一部分都涉及網約車議題,後者在前者多個關注度峰值中的佔比都高達六成以上,包括最近在今年2月曾試圖發起的罷駛行動,以及在2023年12月原定於大埔林村展開、但最終因場地問題而取消的罷駛等。近年來,的士業界的罷駛行動愈趨頻繁,而其在香港社會所引起的能見度也明顯攀升,上月未能成行的罷駛更令涉的士抗議討論的關注度登頂自2017年以來的最高峰值。可見,傳統的士與網約車之間的矛盾已到了白熱化的狀態,越來越多市民也開始認識到,對出租車行業進行改革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要務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