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花粉季來襲!出現這些狀況,千萬別硬扛
http://www.CRNTT.com   2025-03-19 11:36:26


圖為市民在賞花遊玩。(新華社資料圖片)
  春季萬物復甦,百花競放,是外出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時節。然而對於一部分居民來說,春天卻意味著打噴嚏、流鼻涕、眼睛癢,以及咳嗽、胸悶等一系列不適的開始,這些看似平常的症狀往往被誤認為是感冒或其他不適,但實際上這些可能都是花粉惹的禍。

  花粉過敏作為一種常見的過敏反應,其症狀多樣且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嚴重時可能會延誤治療,因此瞭解花粉過敏的特點顯得尤為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辨別花粉過敏症狀?敏感人群又該如何有效防護呢?

  典型症狀識別

  花粉過敏是一種因吸入外界花粉抗原而引起的過敏性疾病,針對春季來說,主要的過敏原為柏樹、楊樹、柳樹、榆樹、樺樹等的樹木花粉。這些風媒植物的花粉小而輕,容易隨風傳播。當花粉進入人體後,免疫系統會將其誤判為有害物質,從而啟動免疫反應。

  臨床上通常將花粉誘發的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皮膚過敏症狀統稱為花粉症,主要表現為敏感個體花粉季節出現的耳、眼、皮膚等出現的相應症狀。

  過敏性鼻炎

  花粉刺激鼻腔黏膜會引起過敏性鼻炎症狀,具體表現為鼻癢、打噴嚏、流涕、鼻塞、呼吸不暢等。這些症狀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感冒了,但其實花粉過敏和感冒的症狀有所不同:

  一是鼻子是否發癢,花粉過敏最具標誌性的症狀就是鼻子癢,而感冒時鼻子的主要症狀不是癢,而是長時間鼻塞、流涕。

  二是噴嚏次數不同,過敏性鼻炎發作期每天常有數次陣發性的噴嚏,每次少則3~5個,多則十幾個甚至更多。感冒時噴嚏發作次數及連續噴嚏數量相對較少,一般每次1~2個。

  三是症狀範圍不同,過敏性鼻炎症狀僅局限於鼻子和眼睛,而感冒常伴有發熱、頭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適症狀。

  過敏性結膜炎

  眼部症狀也是花粉過敏的常見症狀之一,花粉過敏時,眼部黏膜受到刺激,引發過敏性結膜炎,具體表現為眼睛發癢、眼瞼腫脹、常伴有水狀或膿性黏液分泌物出現。很多人會誤認為這是由於細菌的感染引起的結膜炎,但其實兩者臨床表現不同。

  細菌性結膜炎主要表現為充血、水腫嚴重,並且伴有黃綠色黏稠樣的分泌物,而且分泌物量比較大,主要感覺為紅、腫、熱、痛。

  過敏性皮膚炎

  花粉刺激皮膚黏膜,也會導致皮膚髮生過敏反應,具體表現為面部等部位皮膚紅腫、瘙癢、嚴重者伴有疹子,甚至出現滲液等。但這些反應通常是短暫的,一旦遠離花粉,症狀就會迅速得到緩解,這與蕁麻疹等其他皮膚性疾病有所不同。

  科學防護策略

  按往年數據來看,我國大部分地區花粉濃度約在3月中下旬達到高峰並將持續到5月。對於有花粉過敏史或免疫系統較為脆弱的人群,要提前採取措施,做好科學應對,從而儘可能減輕不適症狀的發生。

  花粉季前做好提前應對

  對於明確存在花粉過敏的患者,在春季花粉期到來之前,需要提前做好應對措施,主要是預防性藥物的治療。對於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可以提前使用鼻噴的激素。對於過敏性結膜炎患者,可以使用過敏性滴眼液。對於過敏性哮喘患者,可以使用一些含有吸入糖皮質激素的藥物。

  一般建議在花粉季之前至少2到4周開始使用,持續到花粉季節過後,根據症狀再考慮停用還是減量。

  花粉季中注意個人防護

  進入花粉季節,可通過氣象類手機軟件或專業的花粉監測網站,瞭解當地花粉濃度情況,合理安排出行。

  居家時盡量關閉門窗,保持室內濕潤,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來保證室內花粉濃度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

  需要外出時穿長袖衣服,佩戴口罩或有矽膠保護套的防過敏護目鏡。必要時,鼻腔局部使用花粉阻隔劑,通過阻斷花粉與鼻黏膜的直接接觸,起到保護作用。外出回家後,應及時脫掉衣物,可選擇用靜電粘毛器替代拍打除塵,以避免花粉二次揚起;也可以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清洗時頭偏向一側以避免嗆咳。

  此外,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睡眠,積極鍛煉身體。適當調整飲食習慣,盡量少吃刺激性食物,減少高蛋白飲食,多食用如柑橘類水果、堅果、胡蘿蔔等具有抗炎作用的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免疫力,增強抗過敏能力。

  出現症狀及時就診治療

  一旦出現症狀,要及時就醫,建議到醫院變態反應科(過敏反應科)就診,若沒有變態反應科,可根據不同症狀到相應科室對症處理。

  花粉過敏雖然令人苦惱,但只要注意區分花粉過敏與其他疾病,掌握科學防護措施,及時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就能有效預防和減輕過敏發作,提高生活質量,享受美好的春天。

  (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