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據新華網報導,隨著自貿港建設向縱深推進,海南現代化產業加快延鏈補鏈、優化升級。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產業通過強基礎、補短板、拓鏈條,特別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速向價值鏈高端攀升。2024年,四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三分之二,較自貿港建設起步階段提高近14個百分點。
一箭十八星!3月12日凌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一號發射工位首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長征八號遙六運載火箭將千帆星座第五批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已具備雙工位發射能力。同時,這是商業星座公司和商業航天發射場首次協同運作,意味著中國商業航天產業鏈成功開啟新的應用實踐。
結合資源禀賦,海南搶占種業、深海、航天等新領域新賽道,聚焦新材料、生物製造、數字經濟、現代種業、海洋產業、航天產業等重點產業鏈,堅持強龍頭、延鏈條、建集群,加快推動形成龍頭鏈主帶動、園區平台支撐、上下游協作配套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隨著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產業鏈的整合創新正催生出獨特的“化學反應”。在東方市,三一湘瓊(海南)智造產業園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封頂,生產設備即將入場調試,最快預計年底投產。這一項目主打“兩頭在外”模式:從境外進口二手工程設備,進行維修再製造後出口,利用自貿港政策和區位優勢節省產品關稅和運輸成本。
“自貿港政策可以幫助我們有效降低成本,更好開拓國際市場。”三一集團董事長向文波說,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後戰略地位將進一步凸顯,有利於三一更好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
現代服務業方面,海南充分發揮生活性服務業的引流作用和生產性服務業的杠杆效應,針對封關運作後海南產業業態和服務對象的變化趨勢,加快發展新型貿易、中間品貿易、現代航運物流等業態,推動現代服務業服務半徑向東南亞等區域拓展。
在海口,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不時迎來境外飛機、開展定檢維修。今年前兩個月,基地已承接來自泰國、菲律賓、越南等東盟國家的進境飛機維修業務4架次。“我們在基地內建立起涵蓋飛機機體大修、零部件維修、航空器整機噴塗等航空維修業態的一站式服務能力,飛機維修在海南就可以‘一步到位’。”海航技術旗下大新華飛維商務部經理孫凱說,目前,東盟地區許多航空公司都成了海南航空維修業的“回頭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