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博物館以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為靈感設計的鳳冠冰箱貼一“冠”難求,好評如潮。(圖片來源:央視網) |
中評社北京3月26日電/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報導,從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到蘇州博物館的“胖寶劍”,再到甘肅省博物館的“綠馬”,這些文創或精美,或諧趣,或醜萌……近年來,花樣百出、不斷“出圈”的文創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
像國家博物館的鳳冠冰箱貼,在推出後迅速成了現象級爆款,一“冠”難求。昨天(25日)它的銷量突破了100萬件,同時帶動鳳冠IP全系列產品銷售額跨越億元,成為國博近20年來當之無愧的“銷冠”。
博物館文創為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有機交融架起了一座“橋梁”,讓歷史與藝術融入人們的生活。購買文創產品成為潮流風向標,“把博物館帶回家”成為消費新時尚。
文創產品“出圈”的背後,反映出怎樣深厚的文化底蘊?從衍生品開發到“把博物館帶回家”,如何真正讓文物活起來?來聽總台中國之聲記者劉夢雅的報導:
3月25日,國家博物館現象級文創——鳳冠冰箱貼累計銷量突破100萬件,來自山東東營的遊客李女士幸運地成為第100萬件鳳冠冰箱貼的購買者,獲得了“紀念款鳳冠冰箱貼”和紀念證書。
李女士:我們之前在非常多平台上刷到過這個冰箱貼,非常想買,這次特意來排隊購買,預約上之後一下就搶到了。當我真切地拿到這個文創之後,就感覺跟文物的距離更加親近了,過一會再重新去看一遍文物,仔細地再端詳一下。
去年(2024年),國家博物館以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為靈感設計的鳳冠冰箱貼,一經推出便引發了排隊搶購的熱潮,一度出現“一冠難求”的現象。國博(北京)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飛介紹,當前,隨著鳳冠冰箱貼的持續火爆,產能也在不斷加力提升。
廖飛:木質和金屬兩款冰箱貼從2024年7月中旬開始銷售以來,已經累計銷售量達到了100萬件,這無論是在國博還是在文博行業,都是近20年來一個現象級的呈現。我們在發售的過程中,從最早的木質冰箱貼的200件限購到500件限購,到現在線下的1500件限購,隨著我們產能的不斷提升,也在不斷地進行動態的調整。
其實,鳳冠冰箱貼的火爆並非偶然,這背後反映出的是文化底蘊的深厚。國家博物館陳列工作部副主任、副研究館員李雪介紹,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是首批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依明代萬歷時期禮制,鑲嵌紅、藍寶石一百多顆,珍珠四千多顆,可以說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明代皇家的美學風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