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中國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可期
http://www.CRNTT.com   2025-05-10 00:07:40


 
  在全國統一市場建設的進程中,完善跨域協同治理的制度體系成為深化區域協同融通發展的另一關鍵議題。傳統屬地化管理模式與區域一體化發展需求之間存在的矛盾,主要表現為權責利配置的結構性失衡:治理權能縱向分割,導致跨域事務缺乏具有法定約束力的統籌協調主體;利益分配機制橫向缺失,難以形成“成本共擔、收益共享”的激勵相容機制。⑨為此,區域經濟需重新構建治理協作的基本邏輯,通過制度設計將多區域整體利益融入地方政府效用函數之中,建立區域貢獻度和受益度量化評估模型。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區域間利益協調的長效機制,推動公共品供給從“零和博弈”向“合作剩餘”轉變,消除地方保護主義對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分割影響。

  三、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進路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進程中,要進一步優化區域經濟布局,釋放戰略勢能的乘數效應;強化創新驅動核心引擎,增強經濟循環動力;突破體制機制創新瓶頸,提升資源要素配置效率。通過系統性集成改革,最終構建起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新格局。

  (一)加快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

  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簡單要求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⑩區域經濟應以差異化功能定位為引領,以協同化制度設計為支撐,加速形成核心引領強勁、功能支撐穩固、協同發展廣泛的經濟地理新格局,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空間載體。在核心增長極建設上,錨定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戰略樞紐,提升戰略科技力量能級,培育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創新極核。前瞻布局量子信息、腦科學等大科學裝置集群,強化“硬科技突破+未來產業孵化”雙輪驅動,構建數字孿生驅動的先進製造體系。深化制度型開放壓力測試,在跨境數據流動、知識產權互認等領域對接CPTPP等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化經濟內外循環良性互動,增強對全國高質量發展的輻射帶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