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觀琳老師是一位資深語言教育工作作家。 |
|
2021年10月11日兩個強烈颱風夾擊下,我們在中環的一家酒家歡聚。梁立新拿出珍藏50多年的茅台酒助興。梁立新(左一)。 |
|
陳能濟(濟哥)音樂大師2015年獲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頒發“音樂成就大獎”。 |
|
2021年2月11日陳能濟贈送《我的音樂夢》給作者。 |
|
一班朋友定期相聚餐敘,孫觀琳(右四)。 |
中評社香港4月3日電(作者 廖書蘭)今年開春之後,有三位先後溘然而逝的朋友,對於他們突然的離世,我有點不知所措。如果說相識即是緣,那麼我們的緣不算深,但也不算淺,將會在我的心里各留下一點位置,也將在雲影波光中,想起相逢里的點點滴滴⋯⋯
今年2月11日孫觀琳老師走了。孫老師生於1939年的南京,那是中國全面抗日時期,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62年來香港,旋即在珠海書院文史系深造,畢業後在蘇浙小學和城市大學語文研習所任教,從事教育工作40多年,是一位資深語言教育工作家。認識孫老師是2003年我剛剛加入香港音樂及朗誦協會擔任普通話朗誦比賽評判和全港青年學藝創作大會的評判老師而認識的,孫老師和藹可親,當我在評判工作上遇到一些麻煩時,她真誠的給予意見並鼓勵我。
我們有一班定期飲茶的朋友,孫老師會買些美食帶回家,給她的丈夫藺先生,或與藺先生一起出席我們的聚會,他們倆夫妻相濡以沫,鶼鰈情深六十六年。
孫老師甜美的笑容,銀鈴似的聲音,令人難忘與懷念。
梁立新先生是福建永春人,生於1952年的香港,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部,今年3月17日突然離世,距離他1月30日入院,前後才一個半月;平日生龍活虎的他,突然離世,的確讓親友感到錯愕與震驚。
身高180公分,一頭白髮,喜愛穿鮮綠色的襯衫,鵝黃色的長褲,再配上一條名牌的皮帶,對於他這般敢於創新的搭配,令我十分佩服。梁立新是一位老饕,知道哪一家餐廳的哪一道菜是招牌菜,又是人沒吃,手機先吃的美食家,作為他的朋友,經常會收到一張張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圖片。他熱情好客,談笑風生,喜歡結交天下朋友,朋友都喜歡他。記得在疫情期間2021年10月11日兩個八號風球(強烈颱風),獅子山風球還沒走,圓規風球已到,兩面夾襲下,我們約在鏞記酒家餐敘,玻璃窗外刮著強風飄著疾雨,餐廳內衹有我們一桌客人,他拿出一瓶珍藏50多年的老茅台酒助興,此情此景讓人難忘。
據他的千金欣怡說,春節期間有一些不舒服,走路喘氣,有時頭暈,以為他患感冒。
我說,梁立新是個好命的人,他來到這世上73年,可說是豐富多采,自由自在,瀟灑走一回。
陳能濟(濟哥)音樂大師出生於1940年印尼,13歲時跟隨父母返回內地,在廈門集美中學啟發了他一生的音樂夢,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1973年來香港,開始他追夢圓夢的音樂人生,2015年獲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頒發“音樂成就大獎”,今年3月18日濟哥離開了我們。他經歷結婚與離婚,誠如他所說“我的一生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有!”我們客觀的說,他心無旁鶩把一生奉獻給音樂。
認識濟哥是吳碧聯小姐介紹的,因方潤華先生建議,囑我要將我寫的詩請人譜曲,碧聯介紹濟哥,原來我們三人都住在附近,我與碧聯曾到濟哥的家里吃晚飯,濟哥熱情招待,我永遠忘不了他在煮湯圓的背影,他養了一條大狗,每晚都會帶狗出來散步。
遺憾,我們各忙各的,有些事一擱下來就是永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