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學子語至深處,開懷大笑。(中評社 梁夏欣攝) |
中評社北京4月5日電(實習記者 梁夏欣)在北京故宮春日的暖陽下,來自台灣多所高中和大專院校的青少年與北京八中少年班的學子展開了一場跨越海峽的文化對話。在600年紫禁城的見證下,通過文物探訪、成語接龍、禮物互贈等生動場景,兩岸學子書寫著新時代的青春友誼篇章。
在排隊之餘,兩岸學子的對話早已火熱展開。“你們平時都上些什麼課?”大陸同學好奇地圍了上來,眼中滿是探索的光芒。台灣學子們熱情回應,分享著自己的校園生活,從社團活動到實踐課程,每一個細節都讓大陸同學眼前一亮。北京的同學驚訝地發現,台灣的課程設置如此豐富多彩,而台灣學子則對大陸同學扎實的學術功底贊嘆不已。
故宮的御花園裡,一場別開生面的成語接龍遊戲正在進行。兩岸學子分成小組,笑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龍飛鳳舞!”“鳳舞九天!”成語如珠玉般從學子們的口中流淌而出。一位台灣學子突然脫口而出:“容光煥發!”大陸同學眼前一亮,紛紛竪起大拇指。“這個成語用得太妙了!”八中學子暗暗驚嘆道。在這場智慧的交鋒中,兩岸學子不僅展現了各自的才華,更在你來我往中增進了瞭解。“他們的成語儲備真的讓我震驚,”一位八中學子感慨,“和他們一起玩,感覺自己也學到了很多。”
在故宮前,兩岸學子圍坐在一起,分享著各自的感受。來自台灣的魏同學望著眼前的宏偉建築,眼中滿是震撼:“十年前我來故宮時還小,只是走馬觀花。這次再來,看到那些學過的文物和歷史古跡,真的覺得太震撼了。”北京八中的余同學也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雖然我們有些人來過故宮,但每次來都有新的收穫。今天和台灣同學一起聽講解,感覺歷史的場景更加鮮活了。”交流中,兩岸學子發現彼此雖相隔遙遠,卻有著許多共同的話題。從對《甄嬛傳》的熱愛,到對清朝歷史的探討,從詩詞歌賦到體育愛好,每一個話題都讓他們聊得熱火朝天。“我們聊到文科生對理科的‘頭痛’時,大家都笑成了一片。”來自台灣的雯雯笑著說,“原來兩岸的學子都有同樣的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