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過往,幾多坎坷幾多艱險,中國卻在風雨中不斷發展壯大。從“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到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國民經濟體系,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對外開放,中國經歷過一次次“壓力測試”,具有走上坡路、開頂風船的能力。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大工業國、最大貨物貿易國、最大外匯儲備大國……一項項成就,既是中國長期發展的生動縮影,也是我們應對遏制打壓的底氣所在。
歸根結底,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全國人民的緊密團結和大力支持,是我們應對貿易摩擦的根本保證。我們之所以“不怕事”,是因為未雨綢繆的準備,是因為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更是因為眾志成城的強大力量。堅持黨的領導,調動各行各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指揮員、戰鬥員、給養員一盤棋、一條心、一股勁,既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咬緊牙關,迎難而上,定能形成爬坡過坎、化危為機的強大合力。
“樹欲靜而風不止”,挑起貿易戰責任不在我,一旦被迫開打,必須堅定必勝的勇氣和決心;“不畏浮雲遮望眼”,面對外部不確定性,必須增強自身發展的確定性,切莫自亂陣腳。無論全球貿易環境如何,只要練好內功,讓技術更先進、產品更過硬、服務更到位,就能贏得發展主動權。
正如有專家所說:會開船的人,逆風也能開好。堅定不信邪、不怕鬼的態度,磨煉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本領,任何外部力量都阻擋不了中國的發展步伐。中國的命運,始終掌握在中國人民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