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家超:七方面加大力量 應對美濫施關稅
http://www.CRNTT.com   2025-04-09 00:43:48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評社 段曉魯攝)
  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記者 段曉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他表示,面對美國濫施關稅,特區政府會在七方面加大力量,包括加快產業升級轉型、加大發展科技創新等。他相信香港人定可克服挑戰。

  李家超表示,有分析估計在未來兩年,中美雙邊貿易額至少將大幅下跌兩成。事實上,2024年香港產品出口至美國的貨值,佔香港總出口總值只是0.1%,而美國在香港整體貨物出口的市場佔比,已由2018年的8.6%縮減至去年的6.5%。相反東盟市場份額已由7.4%上升至8.7%,排名僅次於內地。自2019年東盟已超越美國成為香港第二大貨物出口市場。

  李家超指出,特區政府一直以來制訂政策都以鞏固優勢、把握機遇和防範及化解風險為原則,實踐證明這方面的策略是正確的。面對美國濫施關稅,特區政府的策略會在七方面加大力量。

  第一,全面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國家是香港的最大機遇,也是最大的肯定性。國家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擁有14億人口的龐大內需市場,香港企業可“近水樓台先得月”。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國家的龐大市場機遇。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例,大灣區有8700萬人口,按購買力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達40000美元。因此,香港要更積極對接國家大市場優勢的強大內需,加強向內地不同省市拓展產品內銷。
 
  香港亦會利用好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給我們的優惠待遇,同時吸引更多外國企業進駐香港,以CEPA的優待進入內地市場。香港在專業服務的優勢,更可助力全球投資者把握全球“東升西降”的趨勢,進入內地市場,同時帶動香港經濟。截至去年底,CEPA下的累積貨物關稅優惠已突破102億元人民幣。
 
  第二,我們要加強國際交往合作,積極深化區域合作。區域內的經濟體之間所協定的關稅和相互優待,是區域內的事,不受美國關稅影響,區域內的貿易可以做大做深做廣,抵銷美國的貿易減少。我們會進一步擴大香港經貿的“朋友圈”,包括東盟、中東,以及其他“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等。

  我們會和更多國家及經濟體簽訂自貿協定。現時香港的自貿協定已涵蓋21個經濟體,投資協定涵蓋33個經濟體,我們正與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國、埃及和秘魯探討簽訂投資協定。我們會繼續爭取盡快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深化區域合作。
 
  同時,我們已計劃在馬來西亞及沙特阿拉伯開設經貿辦。投資推廣署和香港貿易發展局亦分別在埃及開羅、土耳其伊茲密爾和柬埔寨設立辦事處,積極開拓經貿新藍海。
 
  第三,香港要加快產業升級轉型,發展高增值、創新驅動的經濟模式,我們會推進建構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數字貿易和推動總部經濟等的發展。我在去年《施政報告》已提出這方面的革新框架,尤其把握好部分供應鏈正向“全球南方”及“一帶一路”國家遷移,內地企業積極走出去的大趨勢。我們會強化供應鏈服務,加快建構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和推動總部經濟的發展。企業亦推動更多不同領域的產業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