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鏡頭:探尋霸王嶺 揭秘海南生態底蘊
http://www.CRNTT.com   2025-04-14 00:48:12


這是在海南熱帶雨林公園生活的長臂猿(海南熱帶雨林公園管理局官方供圖)
  中評社海口4月14日電(助理記者 葉佳怡)4月11日,由中國記協與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共同主辦,海南廣播電視總台承辦的“自貿封關看海南”港澳台媒體記者集體採訪活動正在昌江進行。當天中午,三十多位來自港澳台的記者來到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暢游霸王嶺,沉浸式感受海南熱帶雨林的獨特魅力與生態之美。

  霸王嶺地處海南島西南部,地跨昌江、白沙和東方三市縣,其名稱背後有著一段有趣的淵源。在過去,此地常有黑熊出沒,黑熊的叫聲與狗相似,在黎族語言中“狗”發音為“壩”,當地黎人便稱此嶺為“壩汪嶺”,意為 “狗叫的山嶺”,後逐漸演變成“壩王嶺”。1997年,壩王嶺林業局正式將其更名為“霸王嶺”。

  作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霸王嶺片區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享有“綠色寶庫”“物種基因庫”的美譽。世界上瀕危程度最高的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靈長類物種海南長臂猿栖息在此地。截至2024年2月,其種群數量已達7群42只。它們是海南島真正的原住“居民”,更是海南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完整性和原真性的指示物種。

  長臂猿是珍稀的樹栖靈長類動物,主要栖息於原始熱帶雨林的高大喬木層。它們以家庭為單位活動,有著嚴格的領地意識,常常通過嘹亮的鳴叫聲宣示主權。長臂猿日間活動頻繁,以野果、嫩葉和昆蟲為主食,憑借長長的手臂在林間靈活擺蕩穿梭。在長臂猿族群內部,成員關係緊密,幼崽會跟隨父母生活至性成熟,大約6-8歲時,幼崽性成熟,母長臂猿變為黃褐色,公長臂猿則變為黑色,此時它們會離開家庭,擴散尋找新領地,開啟獨立生活。

  除了珍稀的海南長臂猿,霸王嶺還擁有諸多熱帶雨林特有的奇觀,“直立如屏的板狀根”“老莖生花”“空中花園”“獨木成林”“能攀善爬的附生植物”“纏繞絞殺植物”等景觀令人稱奇,素有“霸之林、王之木、奇之石、花之境、稀之猿、溫之泉” 的美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