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圖片均為丹劇《白蛇·淚落金山》劇照。(圖片來源:丹陽市丹劇團供圖) |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我國戲曲劇種繁多,既有昆曲、京劇、豫劇、黃梅戲、評劇、越劇等流行區域廣闊的劇種,也有流行範圍較小、關注度相對較低的小劇種。各類劇種共同組成多姿多彩的百花園,展現出中國戲曲的多樣性與深厚底蘊。
保護傳承戲曲藝術,既要不忘本來,也要開辟未來。排演沉浸式劇目、改編經典作品、走進直播間、起用年輕演員……近年來,許多小劇種積極回應時代,不斷在內容創作、人才培養、傳播方式等方面推陳出新,擁抱更多觀眾,持續煥發光彩。本版推出策劃,關注小劇種的創新探索,觀察古老戲曲如何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開拓更廣闊的表演舞台、延展更多元的表達空間。
穿上時髦服裝,她是《白蛇傳》劇組編劇忘紅塵;換上一身古裝,她是戲中戲里的許仙;謝幕彩蛋中,她又戴上墨鏡、活力舞蹈——整晚的演出,17歲的江蘇鎮江丹陽市丹劇團第六代演員束媛在3種身份間切換。
4月1日晚,首部小劇場丹劇《白蛇·淚落金山》在鎮江上演,吸引了許多觀眾。
“謝幕時,掌聲很熱烈,還有觀眾和我們一起跳舞,我感受到了大家對丹劇的喜愛。”束媛說。去年11月,這部劇在北京首演,並獲得第十一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優秀劇目獎。
這個近300歲的劇種,火了!
《白蛇·淚落金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1924年,雷峰塔倒塌,白素貞蘇醒,前世記憶歷歷在目。雷峰塔的當代守塔人小沙彌引白素貞前往鎮江《白蛇傳》劇組,意外與化身電影明星蔓青的青蛇、已成為劇作家忘紅塵的許仙重逢。4人排練新劇,白素貞飾演青蛇、蔓青飾演白蛇、忘紅塵飾演許仙、小沙彌飾演法海,在真假錯位、戲中戲外感悟人生況味。
“選擇《白蛇傳》題材,因為這個IP足夠為人熟知,故事也有再創作空間——從唐傳奇到宋元話本、明清小說,白蛇形象隨時代不斷變化,在當代語境下,這個故事對愛情、人性的探討可以更豐富、多元。”江蘇省戲劇文學創作院90後編劇俞思含說,劇中加入的“穿越”、反轉等元素很受年輕人喜愛,這個具有當代審美和精神的愛情故事,也很符合丹劇細膩清新的氣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