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據新華社報導,“這段時間體重增加後,感覺自己的體力降低了,睡眠也有一定影響,需要科學管理身材。”近日來到安徽省針灸醫院就診的年輕女性朱蓉蓉說,平常工作壓力大、運動時間不能保證,所以想尋求中醫的幫助。
“人們對於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益高漲。我們於3月專門成立了減重門診,通過中醫傳統的針灸、埋線等方式進行體重控制。”安徽省針灸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費愛華介紹,今年一季度,安徽省針灸醫院因為體重以及相關問題就診的人數較去年同期上漲了3倍多。
國家衛健委負責人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國家衛健委也鼓勵各類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設置體重管理門診。這不僅為民眾提供專業服務,也催生出新的醫療服務業態。
在中國,人工智能技術也被應用到減重門診治療管理中,為體重管理“提速”。
“作為體重管理類的專科醫生,我在工作中需要做大量基礎工作,這非常耗時,壓縮了真正的接診時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鄭雪瑛博士介紹說,比如詳細瞭解患者的基礎信息、患病史、肥胖史、飲食偏好等,這個過程就需要約1個小時。
近期,由安徽當地醫療機構和健康科技企業聯合開發的體重管理AI大模型智能助手投入使用,輔助醫生們提高減重的個性化干預質量和診療效率。“通過患者與大模型互動生成結構化健康檔案,我可以在30秒內快速掌握患者的全周期健康畫像。”鄭雪瑛說。
鄭雪瑛介紹,目前團隊也在嘗試探索AI大模型智能助手為超重人群定制多口味減肥餐以及使用拍照識別和分析每日餐食能量及營養等更新的場景應用。
安徽醫科大學校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講席教授翁建平說,AI大模型智能助手結合專業化醫生支持,可以實現對肥胖人群“千人千策”式的個性化干預,幫助老百姓從“被動治療”轉向“主動預防”。
一些綜合性醫院聯合多學科的體重管理聯合門診也相繼成立,更好地服務社會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