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德媒:歐洲努力彌補海上軍力短板
http://www.CRNTT.com   2025-04-18 10:43:48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據德國《明鏡》周刊網站4月14日報導,丹麥海軍“特裡同”號護衛艦孤獨地穿行在格陵蘭島周圍的冰冷海域,在巨大的冰山之間顯得格外渺小。自1990年以來,這艘護衛艦便在這座巨型島嶼周邊巡邏。整個格陵蘭海域的監控任務僅由“特裡同”號護衛艦與丹麥海軍其他4艘艦船共同承擔。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購買甚至吞並格陵蘭島後,丹麥開始增強軍備,計劃投入20億歐元用於加強該地區防禦。

  其他歐洲國家也在提升海上軍事能力。例如德國最近購買了波音公司的P-8“海神”海上巡邏機,用於預警敵方潛艇。

  由於多年削減軍費開支,歐洲海域被認為防護不足。即使在華盛頓的協助下,監控浩瀚的北大西洋依然困難重重。

  一旦爆發戰爭,這片海域將是北約的重要補給線,比如將美國的援助輸送至歐洲。然而,俄羅斯的潛艇可以從北極、波羅的海和地中海等多個方向進入大西洋。

  克里姆林宮可能採取的一種策略是,在與北約發生直接軍事對抗時,通過海上封鎖削弱歐洲國家的經濟。

  在烏克蘭戰爭中,俄羅斯人已經小試牛刀:他們一度通過封鎖黑海,限制了烏克蘭的出口能力。但俄軍也付出了慘重代價。最引人注目的事件發生在2022年4月,烏克蘭導彈擊沉了俄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巡洋艦。直至雙方達成糧食協議,烏克蘭小麥出口才得以恢復。

  對俄羅斯來說,與歐洲國家在公海上的直接對抗幾乎毫無勝算。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海軍專家阿萊西奧·帕塔拉諾指出:“北約歐洲國家與俄羅斯的海軍戰力對比,最佳情況為8比1,最差也是5比1。”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