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傳承與創新並舉 朱子文化“活”起來
http://www.CRNTT.com   2025-04-20 11:16:39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春光明媚,在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園,不時傳來青少年朝氣蓬勃的誦讀聲。不遠處,眾多遊客紛紛在朱子像前駐足留影,感悟理學魅力。

  朱熹是南宋時期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被後人尊稱為“朱子”。近年來,包括南平、三明在內的福建多地加強對朱子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利用,並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閩北是朱子生活、求學、講學、著述的重要區域。行走在閩北大地,武夷精舍、考亭書院、星溪書院……上百處歷史遺跡,串起了朱熹“琴書五十載”的人生脈絡。

  近日,《朱子閩北行跡圖》 正式推出,將歷史與現代繪圖手法相結合,通過精心繪制與詳細標注,直觀地展現了朱子在閩北留下的眾多行跡。廣大市民和遊客能通過它輕鬆瞭解朱子在閩北的經歷,以一種更直觀、更有趣的方式走進朱子文化,在閩北的山水中領略獨特的文化魅力。

  據介紹,南平全市在朱子文化物化教化活化方面取得了許多成效,包括書香建陽、武夷山研學、政和孝道等都成為了文化品牌,並推出朱子文化相關旅遊線路,跑出了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從城市景觀到文創產品,從公益廣告到線上表情包,朱子形象正走進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邵武、建甌等地建設文化場所、歷史文化街區等,開設非遺技藝傳承實訓基地打造以研學為主的文化體驗場景,充分運用史跡、史料、文物、故事等,用互動的方式讓遊客及孩子們沉浸到文化氛圍中去,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