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丹武裝衝突延宕至今已超過兩年,造成蘇丹約2.97萬人喪生,超過1285萬人流離失所。圖為近日拍攝的蘇丹首都喀土穆受損建築的情況。穆罕默德·哈米德攝(新華社發)(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4月21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近期,非洲部分國家人道主義危機進一步加劇。包括索馬里、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吉布提、蘇丹、南蘇丹、烏幹達等國在內的“大非洲之角”地區以及非洲西部和中部地區的一些國家都遭遇不同程度的安全形勢、自然災害等挑戰。據歐盟委員會日前發布的公告稱,受蘇丹武裝衝突、自然災害等影響,“大非洲之角”地區面臨饑荒、民眾流離失所、基本公共服務匱乏等嚴重問題,現有近7000萬人急需人道主義援助,占全球人道主義需求的1/5以上。另據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網站公布的數據,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區約有5710萬人急需人道主義援助。
一些國家暴力衝突不斷,加劇了當地人道主義危機。蘇丹、剛果(金)、布基納法索、馬里、尼日爾、乍得和毛里塔尼亞等國家面臨嚴重經濟社會挑戰,政治局勢動蕩,武裝衝突不斷,極端主義與恐怖組織滋生壯大,導致當地暴力事件頻發。蘇丹武裝衝突造成大量無辜平民死傷和流離失所,基礎設施大面積被毀。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發言人延斯·萊克近日表示,持續兩年的武裝衝突導致蘇丹人民陷入“規模空前的人道主義危機”,約有3000萬人急需人道主義援助。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奧爾加·薩拉多警告說,武裝衝突已導致近1300萬蘇丹人流離失所,蘇丹境內的許多流離失所者無法獲得清潔飲用水。在南蘇丹、乍得等鄰國,為蘇丹人設立的難民營已嚴重超負荷,婦女和兒童面臨極大風險。
在剛果(金)東部地區,年初爆發的新一輪衝突已造成7000餘人死亡,數十萬人流離失所。在乍得湖地區,非國家武裝團體持續發動襲擊,造成更多人流離失所,記錄顯示共有22.1萬名境內流離失所者。在布基納法索,超過200萬人仍然流離失所,其中許多人生活在基本服務匱乏的地區,供水、醫療衛生、糧食安全、營養和教育等領域需求依然最為迫切。
邊境管控不善造成衝突進一步外溢。薩赫勒地區極端組織涉恐活動蔓延至貝寧、科特迪瓦、加納和多哥等幾內亞灣沿岸國家。根據聯合國的數據,自2023年4月以來,由於蘇丹衝突,超過76萬蘇丹難民和21.6萬乍得回返者前往乍得東部,預計還會有更多人抵達;在喀麥隆東部地區,已接收超過38萬名來自中非共和國的難民,使收容社區的基本服務不堪重負。
氣候變化導致洪水、乾旱、荒漠化和農田退化等災害頻發,嚴重衝擊非洲許多脆弱地區的糧食生產。在乍得,洪水加劇了糧食不安全狀況,導致370萬人在歉收季節面臨嚴重饑餓的風險;在馬里,在6月至8月青黃不接的季節,糧食安全和營養問題將加劇,預計將有150萬人面臨嚴重饑餓;在尼日利亞,在2025年青黃不接的季節,預計將有3060萬人面臨糧食不安全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