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據人民網報導,“民營經濟促進法的頒布,在民營經濟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日前,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部法律將改革開放四十餘年來民營經濟的實踐經驗升華為制度法律,既有利於解決民營企業發展的短期痛點,更有利於構建“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長效機制,是我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實踐。
記者注意到,民營經濟促進法在立法層面實現重要突破。
對此,單志廣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不僅首次將“兩個毫不動搖”寫入其中,更以立法形式確立了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的法律地位。
在單志廣看來,這一變化標誌著“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與“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從戰略規劃、宏觀調控、產業政策等向法治軌道躍遷,並在法律層面為現行經濟政策體系的實施提供了保障。
從企業實際感受出發,單志廣表示,這部法律還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舉措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給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極大地穩定了民營企業家的預期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