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剛柔相濟 享受太極魅力
http://www.CRNTT.com   2025-06-02 10:29:55


二〇二四年六月,張豪(前)在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為大學生授課。受訪者供圖(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中評社北京6月2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張豪,出生於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從武術業餘愛好者成長為世界太極拳冠軍。他以拳為媒,跨越文化隔閡,將太極拳的魅力傳遞給不同族裔的人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使命,致力於讓更多人因太極拳而受益。

  結緣太極

  27年前,在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濃厚的武術氛圍中,年少好動的張豪開啟了與武術的不解之緣。七八歲時,家人花50元給他報名了當地文武學校的興趣班,刀棍的鏗鏘與八極拳的剛猛,為他勾勒出武術世界的輪廓。

  每逢新春,街口的武術表演成為張豪最熾熱的期待,旋風腳、外擺蓮等高難度動作,讓他興奮不已。他說:“看到年齡比我大的小孩做高難度動作,我就會模仿,沒有絲毫的恐懼,覺得自己也能完成。”

  這份初生牛犢的闖勁,即便是摔斷胳膊也未曾磨滅,支撐著他從街頭巷尾的業餘習武者,一步步邁進專業武術領域。

  2006年9月,張豪進入廣東省武術隊,成為專業運動員。因隊內主要項目是太極拳和南拳,表現出色的他被選入太極拳國家隊。那時的張豪從未想到太極拳會成為未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是武術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當接觸到與之前所練拳種風格迥異的太極拳時,他的內心滿是抵觸:“太極拳這麼柔,會不會很沒有用?是不是衹有弱者才會去練太極拳?”

  但隨著訓練深入,張豪逐漸有了更深的感悟:“克制是一種功力,人能夠克制好自己的情緒和力度,其實比動更難。”練習一年後,身體、情緒與意志的顯著變化讓他驚喜——失眠、頭疼等症狀減輕,脾氣愈發平和,整個人變得正氣凜然。

  “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太極拳的魅力。”張豪說道。自此,他接納了太極拳,將所有時間傾注於訓練。

  “太極拳運動員的訓練並不像人們眼中的太極拳那樣‘養生’。早上六點半起床,到晚上十點練完,有時回去還會看錄像調整技術。365天,除了過年有幾天假,基本天天如此。”他回憶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