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建局“小區重建新社區”團隊把單線行車的鴻福街改劃為步行街,兩旁加以美化和綠化。(圖片來源:大公網) |
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據大公網報導,市區重建局提出構建“東維港灣區”願景,行政總監韋志成表示,由八個重建項目組成的土瓜灣“小區重建新社區”,是“東維港灣區”規劃不可或缺的元素,現已展開大部分工程,預計未來兩至三年陸續落成,將是市建局在區內最早完成的大型項目;至於政府日前宣布撥予市建局發展的庇利街用地,公眾休憩空間與海心公園連接,方便市民由土瓜灣內陸直達海濱。
8項目按“總體設計要求”重建
韋志成昨日在網志表示,土瓜灣“小區重建新社區”是市建局全港首個以“小區發展”模式、開創“系統性規劃、一體化設計、多方協作、共同締造”四位一體的舊區片區更新模式。項目位處整個土瓜灣道路網的中心,西至高山劇場及何文田上配水庫游樂場的綠化帶,北至港鐵土瓜灣站、“龍城”區和啟德發展區,東至海心公園及土瓜灣海濱長廊,南至紅磡和黃埔,是“東維港灣區”規劃願景中,內陸連接海濱主要網絡連系的一個策略性小區項目。
“小區重建新社區”共有八個毗鄰的重建項目,交由七個不同發展商負責興建,並首次引入“總體設計要求”,各項目的發展商需按照既定標準,從連接性及暢達度、宜居度、社區活力,及“智慧”樓宇和設施管理等四方面興建項目,包括擴闊行人路、興建行人天橋加強連接、興建首個共用停車場、廣植樹木及新建公園。
政府上周宣布將毗鄰“小區重建新社區”的一幅庇利街用地,撥予市建局發展。韋志成透露,團隊已初步構思利用這幅用地靠近庇利街的一方,興建公眾休憩空間並與海心公園範圍連接,以庇利街為骨幹,構建一條“橫向”的綠化行人連接路,方便市民由土瓜灣內陸西面,經過“小區重建新社區”、庇利街用地和海心公園,直達海濱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