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2025年香港會議,吸引約八百名世界頂尖專家、學者及政經領袖參與。(圖片來源:大公網) |
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據大公網報導,世界正由工業經濟時代向數字經濟時代轉變,第十六屆海峽兩岸和香港、澳門經貿合作研討會日前在香港圓滿舉辦,海峽兩岸暨港澳共同探討數字經濟推動新產業協作和數字經濟的內核潛能,促進各界更好認識數字新經濟的深刻變化和共謀創科發展應對單邊主義的時代意義,凸顯香港“內聯外通”的“一國兩制”優勢、對台交流交往的特殊重要作用。香港未來需在協同開放、跨區域跨界別協作、創科資源整合、創新人才培養、民間與行業組織交流、全球數據規則治理等方面發揮國際化優勢,促進海峽兩岸暨港澳攜手開拓數字經濟新成果,為國家創科事業貢獻力量。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和香港、澳門經貿合作研討會日前在香港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內聯外通”的優勢,商業法規全球第一,匯聚內地和國際數據,有信心海峽兩岸暨港澳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將繼續煥發新機、互惠共贏。
兩岸暨港澳攜手推動數字經濟
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當前世界有兩個重要形勢,值得高度關注:一是保護主義籠罩全球,單邊主義威脅發展,貿易秩序受到破壞;二是我國人工智能企業DeepSeek推出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競爭,數據需求越來越大。這要求我們加快整合優勢資源,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和數據應用,以科技創新賦能傳統經濟,應對環球市場變化。今次研討會,海峽兩岸暨港澳業界聚首研討數字經濟機遇,促進海峽兩岸暨港澳共同用好國家創新優勢,集合力量打造數字統一市場,具有提速創新發展、積極應對單邊主義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們國家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顯著進步,日益構建起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在國家戰略引導下,人工智能、5G、半導體、新能源等前沿領域迅速發展,逐步確立在全球科技創新版圖中的重要地位。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高度集聚,香港積極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科研資源豐富,與國際前沿創新技術接軌,並擁有世界一流的金融及基建,以及卓越的教育資源,展現出蓬勃的創新發展勢頭。台灣電子信息產業發達,在半導體領域有較高的全球競爭力。澳門則在促進同葡語國家經貿合作中發揮著重要平台作用。海峽兩岸暨港澳共同擴大開放合作,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整合科研資源與創新力量,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上深化合作,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的聯合攻關,將能發揮更強大的數字經濟叠加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