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把握“東升西降”機遇 打造國際教育樞紐
http://www.CRNTT.com   2025-06-09 15:16:50


5月29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哈佛大學校長艾倫·M·加伯(中)出席畢業典禮。(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據大公網報導,過去幾日,美國洛杉磯騷亂不止,特朗普政府出動軍警前往鎮壓。過去幾個月,美國亂象持續,從關稅戰自亂陣腳,再到美各大學遭遇打壓,大量人才面臨去或留的抉擇。百年變局之下,全球政經格局正在重構,全球高教格局同樣面臨巨變。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香港擁有其他地區所不具備的優勢,正在成為國際高端人才的最佳目的地,未來積極謀變創新,牢牢把握窗口期,一定能早日建成國際高等教育樞紐。

  這場全球高教變局的出現,並非始於今日。事實上,美國近年來不斷以各種名義進行政治審查,學術及科研環境日益惡化,對全球人才的吸引力正不斷削弱。而特朗普上任之後的一系列“騷操作”,包括混亂的學生簽證政策、驅離哈佛大學國際生、禁止國際生就讀STEM學科等等,以往令人向往的美國高校,正在成為令人卻步的危險之地。再加上美國以外地區尤其是中國和歐洲高教的快速發展,嚴重動搖了美國多年來樹立起的“高教霸權”。

  正因如此,全球多地都出台舉措,希望承接美國的外流人才。而香港在這一波“搶人才”行動中尤為搶眼。包括港大和科大在內的多所大學第一時間表態,並獲得大量查詢和積極反饋。科大日前透露,已向兩名哈佛大學學生發出錄取通知書,預計未來人數還會不斷增加。從表態歡迎到接納入學,短短兩周時間所體現出來的,不僅僅是美國高教環境的日漸惡化,更是香港高教發展的積極態勢。

  為什麼哈佛的國際生會選擇來香港就學?這既與香港各所大學比肩世界一流的學術水平相關,更與香港自由的學術環境、多元化的校園及生活環境,以及“一國兩制”之下的獨特優勢與發展前景,密切相關。昨日特區政府新聞處訪問了3位分別來自內地、保加利亞、印尼的香港城市大學非本地生,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欣賞香港高等教育的文化多樣性,以及聯通世界的發展機會,畢業後希望能留港發展。他們的回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當然,哈佛學生只占美國整體國際生的一小部分,而選擇來香港的暫時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這足已說明了香港所具有的巨大潛力。事實上,近年香港全力打造國際高等教育樞紐,已不斷取得實質成效。去年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推出一系列舉措,例如,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提升一倍至40%,增加“一帶一路獎學金”名額50%,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吸引更多傑出人才來港就學及進行研究,等等,為高等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